四五个宝妈一起散步。孩子们都在另外一处玩耍。
路面不宽,我们这几个大人一排不是一排两排不是两排的一起走,显得突兀,很有可能挡住往来跑步的人的路。正因为这样,我有意识的靠路边走。不过,无论是我的有意识的小举动还是跑步人无意识投来的目光,都没能引起红的注意。她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述她这两天了解到的新鲜事。听她开头的内容,我就忍不住开始说我知道的故事,这时候,她立马伸出手,做出阻止我继续说话的姿势。“让我先说完”面带微笑,不容置疑,继续谈笑风生。
这样明显的动作和语言果真让我适时闭口。
接下来她说什么我依然在听,不过等她说完后,我也没有再说什么。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啦。这不是因为刚刚她制止我说话的举动让我生气,而是在这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点:原来看了多少次的道理,真正明白意识到该怎么做可能需要那么一瞬间。
有人说沟通就是需要学会倾听。究竟什么是倾听呢?当她制止我的时候,我明白了此刻她要毫无保留且兴致正高的要将她想要说的表达个透彻,表达个痛快。此刻,我没有听她讲完就说不也是为了自己的表达欲望得到实现吗?我应该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对方,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是友人这样的一个动作,让我这两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平时与他人交往中是不是也总是这种情况,听别人讲什么内容还没有听完,自己就马上想有感而发?或者说她早就意识我有别人说话就插话的毛病,因而适时的提醒我?
同行的五个人里还有一个朋友珍。我和她在一起聊天的时间比较多,争先恐后地分享彼此的故事的时候也比较多。每次她一句我一句,她一段我一段,或者她一个故事我一个故事,感觉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话多的时候对方也有插话,不会觉得抢词,不会觉得突兀;话少的时候,不觉得冷清不觉得尴尬。回想起来,彼此聊天,哪怕对方说话直接,都不会让我有什么觉得需要注意需要反思需要改正的想法。这不是说我们彼此多么默契多么包容,是不是我们彼此了解,习惯这些呢?
回味着之前被制止插话补充的那个细节,我又回忆了下,我们同行的几个人,虽然都会说上几句,没什么违和感。不过,仔细想想,同行的友人珍前前后后一直在听我们说,她很少开口。但是她时而紧皱的眉头,时而一声叹息,时而面露的微笑以及少有的鱼尾纹让我们知道其实我们都在关注着说话人的情绪和内容的。
在人越多的时候,我们越想说话,,为的就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当时急于分享插话的我不就是这样?
古人早有教导:群处守口,独处守心。言多必有失,我应该牢记这些智慧,以后在与别人交往时做一名合格的听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