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947419/d850def53261bd5a.jpg)
早上,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没有任何说明,只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全国楼市都在寻求试探性松绑,而黑龙江却是唯一一个逆势收紧楼市的省份。
注意,是全国唯一。
这当中透漏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黑龙江房价持续低迷,有关部门不得不努力去试图干预。
我不懂经济,所以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这样的救楼市行为是否妥当不敢妄议。
引起我思考的问题是,政府为什么不在低房价背后的深层原因上把脉,把黑龙江的经济搞上去,从根本上“除弊”,然后“利”就会自然兴。
不得不说,黑龙江的房价,真的一直很“良心”。
也许房价也具有了人性,懂得体恤黑龙江人民“钱包比脸干净“的现实,所以房价才会长久在低处徘徊。
毕竟黑龙江冬天的寒冷可真不含糊,大冬天露宿街头可是会出人命的。
玩笑归玩笑。
在全国上下几乎全部都在吐槽房价上涨的时候,黑龙江连省会城市哈尔滨的房价都这样“暖心”,着实让人感动。
前几年网上流传过煤城鹤岗的二手极端房价,达到了每平方米350块,真的就像段子手讲的“买吧买吧,有工钱没料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想起罗振宇关于“北上广深的房价”和“年轻人是应该回到家乡还是留在这里”的一番话:
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北上广深的房子太贵,在这些地方长安居不大容易,还是回老家吧。这个口号前两年很流行,可这两年怎么样?这些年轻人都蔫不出溜地回来了。为什么? 他们发现老家更没机会。相反,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相对来说制度建设比较规范,不需要认识熟人或投亲靠友,就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是最大的区别。
罗振宇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针见血的说法?
因为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越是“人治”的痕迹严重。制度屈从于人治,这已经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低效运行的根本。
黑龙江,已经成为全国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省份,估计可以牢牢霸榜一段时间,近期被超越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每年高考过后,年轻的孩子们只要有机会离开黑龙江去外地读书,就不想再回去。即便在外面感觉工作累了想回老家发展,最后也只是呆那么一阵子,还是会悄悄离开,因为在那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找认识的熟人。
“投亲靠友”,是在黑龙江生活的标配。
前几天和毕业于武大还有一个华中科大的两个85后小伙子一起吃饭,都是东北老乡。说起东北,他们说回老家听到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找找人吧”。
“找人”这句话,他们小时候是听大人说,现在是听跟他们同龄的老家年轻人说,几十年都没变。两个名校毕业的年轻人觉得,一旦回到那样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如果不尽快抽离,自己后天习得的一些正念很快就会被同化掉。
现在年轻人大学毕业回东北,最好的就业选择是考公务员。也有需要回去继承父辈生意的富二代,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父辈起就已经把公司和家移到经济发达、制度健全的省份和城市。
在黑龙江,无论是做生意还是遇到其他事情,没有人情关系做支撑,几乎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加上子女的教育问题,教育资源的不发达,也是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回老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没有年轻人的城市,是缺乏活力的城市,也是没有未来的城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