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市场须符合人性

作者: 玩哲录 | 来源:发表于2019-09-14 11:46 被阅读0次

    经:

    上海这几年硬件的确很好,吃的,玩的都好。但是,感觉像是电子游戏,也就是挖空心思满足你的欲望,一种非常虚拟的感觉,简单朴素的感觉,没有了,出门,就觉得是在手机app里生活,是很好,就是太舒服了。

    所以有虚拟感。我发现餐饮的趋势,就是新产品,并精致化,全方位调动新鲜感,这样刺激不好。

    人要返璞归真,不能生活在快乐头套里,开发了我们的欲望。最典型的就是教育业,教育,游乐的项目,你去体验过一次,觉得挺好。其实过去从来都没有,也挺好的。

    就是孩子的项目,满足的是大人的欲望。可怕的是,为成人营造的娱乐项目,是边际效用降低的,成人没那么贪玩,但为小孩打造的游乐教育项目,这是没底的。

    流:

    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虚拟产品,这就更加递弱代偿了,离开了app,几乎所有服务都没有发生,你说对了一点,也就是挖空心思满足你的欲望,感觉到处都是要掏钱的。

    但又是一个矛盾点,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与服务质量,服务内容的提高,最直接的关系就是金钱。你发现了,成人的娱乐,和小孩的娱乐是不同的产品逻辑,而且,我发现,我的同龄人自从有了工作,社会身份之后,很难对以前简单的娱乐感兴趣。

    边际递减我赞成,只不过掏钱的主体都是大人,但有时候,如果你没有把这种消费观念,打通成为家庭共识。就难免要被别人设置的刺激消费的项目捆绑。

    经:

    到了中年,不会大吃大喝了,但小孩的需求,会去满足,我仔细想想,大多数孩子的消费,都是不必要的,亲子项目,定价超离谱,对孩子附加值很低,孩子娱乐不用高大上。

    隋:

    主要是虚荣和从众,也有迷茫,冰球锻炼团队配合和足球差不多,但那是一种阶级的象征。

    流:

    效用本质上还是那句话:但小众的东西,效用不一定比得上廉价的娱乐,其实,放羊看起来很low,另一个角度看,也是管理的学问,给一群羊给小孩子管,可以管成一个小队伍,甚至小国家。

    窄化了生态环境,然后物种多样性被解释成不必要的。导致最好所有的物种都能被人类人造的环境圈养,然后生态变得脆弱,人变得越来越离不开工具。这是我对递弱代偿的理解。

    经:

    比如,人家迪斯尼,你不能滚个铁环吧,但效用其实也差不多,所以,如果一窝蜂高大上,社会是自寻死路。

    我不久前体验了一个科学节目,领孩子做实验。但发现太过分了,本来是兴趣,活活变成了每周必去的教学任务,从幼儿园小班到12岁,那还受得了啊。本来来几次挺好的,变成常规化,赚你钱,没有单次课的。

    流:

    都被分解基本动作了,你乖乖交钱上课,保管你家孩子上重点大学,素质教育其实真相是金钱教育。越有钱的人,可以把科学的东西灌输给孩子。欺负你没时间管孩子,而且把控了教育的话语权。

    经:

    以后,孩子所有实验都做过了,本来开发她当科学家,可能会丧失兴趣。这个还是素质教育,我又体验了一个应试教育。

    说可以突击,让孩子应试民办的幼升小考试,老师素质太差了,教一个3岁小孩所谓逻辑思维,其实就是大小,形状,规律。自己生活中启发下孩子足够了,还变成课来教。

    其实科学这个也只是学到表面,真的喜欢做实验的,会自己做的,哪有每个实验老师都指导你的,这辈子实验都做完了,培训机构一刀切的,我朋友告诉我,老师怎么培训奥数的,就是老师教大人,让大人再去教孩子,这个我自己就行。

    流:

    实际上,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后天的人生轨迹,不需要强加固定的教育方式给每一个孩子,这是自作聪明,这就类似于把教育分解成产品,然后工厂化养殖。

    北斗:

    国内的教育,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望子成龙,拔苗助长,让小孩子们没有童年违反人性,因为很多内容远远的超过小孩的理解能力,过早的涉及比较艰深的东西,会挫伤小孩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说白了小孩就是玩,好好的玩。

    个人感觉吧,严重的违反皮亚杰所写的儿童心理学,总结出来的人类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大脑,生理和心理特征。

    不过,国人不信邪,就是要搞功利化商业化,他们认为,这样反而也可能产生一些奇迹吧。当然了,这也是过度消费主义的趋势的体现。

    就教育来说,我们通观一些培训机构,他们主要进行的还是一种技能方面的培训,一般很少有人去理解和关注,比如,艺术,道德,自然、社会机制,法律,等深层人文形态方面的教育。

    也就是说过多了关注了技术层面,说白了还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因为将来好有饭吃,这个在大量的大学的目标雷同了,学了技能以后,方便以后工作、赚钱。

    因此,实用主义的表现之一就是非常关注学习成绩,因为这个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家长,学校,培训机构心里都踏实,毕竟这关系着每一个人未来的赚钱能力和发展前途。

    其实,本人上过师范大学,而且学的是教育专业,我个人觉得,兴趣班可以上,但不要违背孩子的心理年龄,少而精,因为多了没有意义,他根本没有时间和能力去消化这些课。

    另外,小孩也是需要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的,而填鸭式的教育,会导致一些基本人性的缺失,儿童自己会自身去体验自然、社会以及与他人交流,忽视这方面的自然训练,比如角色扮演和“过家家”的体验这类人性的东西。

    人是模仿性的动物,等过了这个时间点了,大了固化就无法培养,比如现在很多巨婴们,长大后连谈恋爱都不会了,那样的人生是缺失了很大的一块的,这对于人的发展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儿童如果不快乐,儿童的时间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啊,过去了就是永远过去了,他未来再“成功”,有什么意义?

    所以,家里有孩子的,我也建议一下吧,比如,要学习一下儿童的心理特点,可以解决你关于儿童教育的很多的问题。我当时在学习时,就大致总结了一下。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1、 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Stage,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

    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

    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同时儿童可以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我们做为一个有理性的成年人,就是要遵行各种自然,客观,科学的生命规律。

    所以,希望我们按照事物的,自然的、人性的,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办事,来办教育,来引导孩子,不用通过望子成龙、拔苗助长的形式来过度的焦虑式的去进行孩子的教育。

    我想,时间可以证明一切,这样一定就可以事半功倍了。因为它遵从的是一种大道的、大局的观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市场须符合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kn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