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夕阳太暖
家庭聚会上,女孩被一群大人七嘴八舌地追问“你想成为谁?”。
这时,如果女孩骄傲地回答我要成为谁谁谁,对方便会十分欣慰地微笑,并且捎带着夸奖几句。
有时候,我们必须找一个具象的人当做标杆,说给不太熟悉的人听,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喜欢的人是什么类型,我们将来有一天想成为谁。让只接触过你一段时间的人,透过你想成为的他来完完全全对你有个了解。有时这话也是念给自己的,“想要成为的人”就像是迷茫时的一道希望之光,让你相信只要跟着它,就能收获一个还不错的人生。
最近关注了一些手帐圈的博主,发现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博主总会不时分享新的手帐,紧接着就会有一群小伙伴在下面留言,提出诸如“本子是哪个牌子的?” “画画是自学的吗?怎么学的呀?” “用的笔是哪家的呀?”的问题。一旦得到博主提供的信息,他们便会立即买回一模一样的用具,兴致勃勃地准备开始自己的手帐之旅。然而,这其中总有一部分人没写几天就放弃了。他们惆怅极了。明明该买的我都买了,怎么就是做不出那样好看的手帐呢?是不是博主保留了一些诀窍?
还有一小部分人,留言抱怨着本子太贵笔太奢侈,抱怨不投入一大笔钱就写不好手帐。虽然念叨着喜欢手帐,但他们也同样早早就放弃了。
可是,每一个人都是靠自己的特点活着的啊,谁也不可能真的模仿得了。就算勉力为之,也只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对于手帐圈的博主们而言,手帐只是一种记录生活的工具,就算是用普通的纸笔,她们也照样能灵活运用,写出自己的风格。
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在于用什么文具,或是报什么班上怎样的课程,而是我们期盼着只跟着一套模板便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希望一劳永逸,希望别人指出哪条路是正确的,以便于当结果有偏差时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懒惰。
就像电影《寿司之神》中的那段对话:“没有谁能为二郎,就算长子做寿司的手艺像二郎一样好,别人也会觉得他不如二郎。除非,他的手艺可以超过父亲二倍以上,别人才会觉得他可以勉强与二郎相比。”
人是不需要像谁的,就算真像了,早有先入为主,攻城掠池,恐非易事。
我当然也想过走一条明确的路,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但现在我不觉得这个目标对我很重要了,倘若给我选择的机会,我也并不一定会希望像他们一样。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某一方面能力突出,他们把生活过得生龙活虎,让你钦佩羡慕甚至是嫉妒。但他们并非就是你想要成为的人,适合他们的,也不一定就适合你,你会有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你钦佩的,或许只是他们能在自己的领域,发着光散着热。
没有谁和谁人生的旅途完全相同,我们羡慕某个人的人生,但自己的人生也可以活出有个性的精彩,至于以后究竟能走到哪一步,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我相信,只要你是在认真过着自己的人生,即使你没有成为谁,一样很动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