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修组织体制的基本原则
组织体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行现代管理的组织保证,基本有如下几点原则:
(1)精简高效
职务职权相一致,管理层次少,管理部门是决策部门,具有监督、检查、调整、服务的功能,特别是服务到位,并帮助维修实施部门完成任务。
(2)先进适用
根据生产性质、规模、设备复杂度、管理水平、维修力量相适应,同时向现代管理过渡。点检组织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以形成与维修方制约、与生产方密切联系的组织机构。
(3)统一指挥
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体制,在设备信息、维修管理费用预标以及故障抢修等环节上形成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运营机制。
(4)专业化协作
改变小而全,大而全的习惯做法,考虑内部协作和外部协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费用。
(5)组织体制有利于全员管理
在形成全员管理的基础上,强化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
2、组织机构形式
2.1 按领导关系分
(1)直线制:行政负责,从上到下垂直领导,一级指挥一级,职能机构不能下达命令。
(2)职能制:职能部门负责,以专业分工的职能机构下令,横向指挥,多头领导。
(3)直线职能制:直线行政决策下令指挥,职能部门参谋、服务、监督、检查和考核。
2.2 按维修形式分
(1)集中型维修
企业的整个设备系统(人、财、物)归口在一个部门,承担全部生产设备(机、电、议、计算机、土、炉等)维修管理、技术、点检、维修任务,包括设备的维修设计和维修改善。集中维修的特点:
a. 人、财、物的高度集中,力量强、效率高、机动大、应变快。
b. 面向全厂维修,有利点检检修人员的培训和维修技术提高。
c. 维修责任明确,费用统一管理,维修经济性好。
d. 设备缺陷处理及时性差,影响生产方作业。
e. 维修计划性强,专业性强,对与生产有密切相关的设备或特殊性的设备,检修人员掌握设备困难。
f. 检修范围广,不利于检修安全监督和检修质量检查,不利于实效工时利用率的提高。
(2)区域型维修
设备系统归口管理集中,设置地区性维修体制,点检、维修管理任务依靠地区承担。
区域维修的特点:
a.形成地区性好的设备综合管理机能,包括设备点检、维修技术、日常维护和三班值班抢修体制。
b. 克服集中型维修的缺点,能与生产结合密切,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有利于作业率的提高,便于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检查。
c. 地区站维修人员稳定,能减少检修辅助时间,实效工时能提高,检修项目的调整及时。
d. 专业性能和有特殊维修要求的设备,易于掌握修理要点。
e. 检修人员配置按地区维修负荷设定,灵活性差,相对利用率比集中维修低。
(3)部门型维修
是一种把维修人员设置在各生产厂维修部门的维修形式,全部维修管理任务由这个部门承担。
a. 维修与生产混合组建,维修业务基本上由生产部门决定安排。
b. 部门型维修的优点,基本与区域型维修相同,只不过比区域型维修承担的范围小一点而已。
c. 其缺点也与区域型维修相同,但还有忽视设备维修,拼设备,欠维修可能性增大,同时,维修责任不明确,检修人员的技术提不高。
(4)折衷型维修
这是一种把上述三种形式综合后,取长补短的维修形式。它具有集中型的优点,也兼有区域或部门型的长处,因此,目前在推行预防维修阶段采用折衷型维修的方式是合理的。无论在保证重点设备的点检维修,还是高、尖、精设备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设备的维修都能满足。也能提高维修队伍的整体素质(管理、技术、技能等)和较好地平衡维修负荷以及工时利用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