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第二“反抗”期
矛与盾
对于矛和盾来说,两者属于进攻和防御工具。
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叛逆,如果把家长比喻成“矛”也未尝不可。家长之“矛”一般都体现在试图改变,甚至打破孩子的很多毛病或者坏习惯方面。
比如,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拖拉、磨蹭的习惯,不管家长如何催促,如何大嚷大叫,仍然于事无补。
而当家长再锋利的手段“矛”遇到孩子时,可能也奈何不得孩子的心理之防御“盾”。
比如,孩子会经常放学在路上和同伴玩儿,回到家写完作业后,急不可待地去楼下找小伙伴们玩,周末更是如此。
当家长看到孩子如此疯狂的玩后,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气在肺腑之上。因为很多家长非常不情愿看到自己给孩子设计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就这样被孩子们玩掉。
于是家长们便会去阻止孩子去玩儿,或者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不允许随便出去玩,或不允许看电视,或不允许用电脑等。
结果呢,当孩子感到没有自由时,在父母的严格的督促之下,也只好不情愿地呆在家里,没有自由和活泼做为吸引和动力的学习,也只是流于形式。
家长要怎么做?
1、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
7—9岁正是孩子爱玩的阶段,家长如果过分的限制,当孩子感觉不自由时,第一反应就是和父母反抗,要么顶嘴,大吵大闹,你不要我做我偏要做,要么是沉默,用冷暴力对抗父母的权威。
这样一来,只会对亲子关系雪上加霜,让亲子沟通更加困难。
所以家长不要过度的限制孩子爱玩的天性和自由,在可操控的落围内给予孩子相对的自由。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孩子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可以温和的和孩子探讨将来,利用梦想来点然学习热情。
孩子不爱读书,家长除了做好榜样以外,可以带着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博物馆。
孩子考砸了,家长首先不要沮丧,耐心地安慰孩子,孩子有了小进步,家长也不吝啬表扬。
3、要民主,不要权威
7—9岁的孩子早已学会了独立思考,家长是时候试着把自主权逐渐交给孩子,家里的事情也好,孩子自身的事情也好,不妨多与孩子商量商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