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女娲补天炼造了36501块石头,补天剩下一块未用,便将其丢弃在山下。那块石头经过锻炼通了灵性,心有不甘,便请求路过的僧人及道士将其超度,让它下凡经历人世。僧人道士答应了,将它变成扇坠上的一块美玉,下落在人间繁华富贵之地。
后来不知过了多久 ,有位道人路过山下,见到一块大石头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刻着一段故事,上面还有一首诗。诗的内容便是石头下凡后的经历,在与石头的一番对谈后,道士将石上故事抄写了下来。
石头上讲:苏州城住着一家乡宦叫甄士隐,妻子姓封。甄士隐年过半百膝下无子,仅有一名三岁大的女儿,一次甄士隐读书打瞌睡,梦见一僧一道。
道士问僧人:携带这“蠢物”为何?
僧人回答:如今正有两位相爱的男女正值投胎转世之时,趁此机会要将这“蠢物”夹带其中,经历经历。
并讲到:西方河岸上有一棵绛珠草,整日被神瑛侍者以甘露浇灌,最终绛珠草幻化为少女。恰逢神瑛侍者萌动了凡心,绛珠草便也请求下凡,用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甘露之恩。
梦中甄士隐向二人询问口中“蠢物”为何?僧道二仙表示天机不可泄露。甄士隐问可否见一见这“蠢物”?僧道答应。士隐接过手后见到“蠢物”是一块美玉,上面刻着“通灵宝玉”四字。
士隐正要仔细观看,僧人说他们已到达幻境,便把玉石从手中夺了回来,和道士步入了“太虚幻境”。士隐想跟随过去,刚迈步却听到一声霹雳声响,从梦中醒来。
甄士隐醒来后,带着女儿英莲去街市玩耍,遇到疯疯癫癫的僧道二人。二人走到他们面前,见到士隐抱着英莲后便开始大哭。问士隐:你把这有命无运、连累爹娘的东西抱在怀里干嘛?士隐当他们是疯子没有理会。接着僧人念了四句关于英莲的诗,诗句的大意是:英莲被你们娇生惯养,后来被呆霸王薛蟠强占作妾(这句是隐喻),元宵节佳节之后,便是烟火消灭之时。
此诗激起了士隐询问欲。士隐刚要开始问他们的来历,二人留下句:三劫后在北邙山等他后就消失了。
士隐正想着刚刚发生的事,便遇见他的老朋友穷书生贾雨村。雨村虽生于书香门第,但处于家族之末期。父母家人皆已死去仅剩他一人。目前是穷困潦倒的考学书生,现居住在庙里以卖字画为生。
士隐邀请雨村去家里书房聊天,刚聊了三五句,家里却来了严老爷登门拜访。 士隐去接待严老爷时,雨村看上了他家一个面容姣好的丫鬟,并错以为多看了两眼的丫鬟对他也有意思。之后雨村告别回了家。
中秋佳节,士隐家设了家宴。又在书房摆了一桌席邀请雨村。二人饮酒作诗,雨村表示想进京赶考却愁于没有盘缠,士隐大方的说盘缠之事交给他便可。当下便命令家中小童封给雨村五十两白银,两套冬衣。接着两人吃酒谈笑直至三更。
第二天士隐日晒三竿后醒来。想到昨日之事,又想写两封推荐书让雨村带走,好让雨村有地寄足。但送信的人回来说雨村已经出发了。
元宵佳节。士隐命家人霍启抱着女儿英莲去看花灯,霍启要去厕所,便把英莲放在一家人的门槛上坐着。霍启回来时发现英莲不见了,焦急的一番寻找后也没有找到,恐于承担后果便逃往他乡。
士隐一家崩溃,他家坏事竟也接踵而至。家中起火、田庄大旱,二人最后只好投奔岳父封肃家中居住。
一日疾病堆积,好似命不久矣的士隐在外散心到一位疯道人,二人一番交流后士隐没打招呼的跟道人下了山。他的妻子封氏得知此信哭了个死去活来。派遣人何处找寻却无果。最后只能依靠她的父母度日。
一日,甄家丫鬟在门前买线,突然在街上听到人吆喝着新太爷上任。丫鬟看了太爷发现这位官面容很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之后便回了家中,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到了晚上正要休息之时,听到门口有开门的声音,许多人乱嚷,说“本府的太爷叫人前来问话”。封肃听到后吓的目瞪口呆,不知自家闯了什么祸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