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精神分析“分裂样人格”的部分,读书笔记写不下去了,内心五味杂陈,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就在群内请教了一下颖杰老师。
我:请教了颖杰老师一个问题,读到人格类型,怎么感觉哪个都有呀,精神变态,自恋,分裂,偏执,躁狂,自虐,强迫,表演,解离都有很强的碰触感,好像只有抑郁感觉不明显,这是正常的吧,每个人都有一些。分类是为了更好的表述?
颖杰老师回复说:我们在自我核心的人格类型基础上,也都会有其他不同人格类型特征的“小影子“。这是正常的。人格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我回复说:不知为何,读到南希精神分析给了我很强烈的碰触感,感受到了苦难的力量,内在的许多力量被调动起来,谦卑、克制、韧性,拥抱苦难和变化成为我学习心理学核心的理念,我越来越坚定自己的选择,越来越坚定自己活着的意义。这种感觉真的太美妙了, 深深的被南希对于苦难的理解所打动,我想她写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也会经历了一番周折,不断地书写,不断地修改,远渡重洋到达我们的手中,激发我对于苦难的重新理解。
颖杰老师回复说:被触碰到,是幸福的感受,一起加油。
我回复说:谢谢颖杰老师鼓励,我感觉体内燃起了一团火,要把我腹部的脂肪燃烧掉,很有意思的体验。我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做我自己。
回复完这句话我在家里坐不住了,于是决定出去走一走。一遍听着阮同学发的莲花生大师心咒,一边背诵心经。这一路走了三个小时,有个十来公里把,我不知道诵读了多少遍,但诵着诵着,我竟然感觉这心经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像水一样,特别是最后那几句“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呵”,在我全部会背诵以后,再朗诵这一段段的时候语速竟然比不会背诵的时候缓慢了许多。
甚至,越诵读越轻松,越自在,它好像不是心经,好像变成了陪伴我的一种放松口诀,甚至我感受到因为读心经,我的内在有了力量。
因为这力量,我有了自我,我不再需要通过不断地进食,把自己撑得肚大腰圆才容易入睡,不需要通过不断的填充食物而获得那种充实感,更准确的说是安全感。
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一种苦难的力量,我发了一个朋友圈:
苦难是上天给我们一次安心沉下来,深度思考,挖掘自己潜力的机会;正视它,拥抱它,热爱它,苦难的力量会自由流淌;其实,是可以比想象中承载更多。
我突然觉察到,我不再去盲目的羡慕别人,不再去苛求成为谁,我只想成为我自己,也只能成为我自己。
这些清静苦难的日子,是韬光养晦的最好的时光,我会好好珍惜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