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学校开展教师演讲比赛,我有幸作为比赛的评委感受了整场比赛,感觉现在的教师演讲比赛变了味,改变了演讲的初衷,不是变成朗诵就是干巴巴地背诵,让人听了索然无味。作为教师,讲台就是他的舞台,每天练的就是口才,可是绝大部分老师穷其一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是在原地打转,这是什么原因?我想这跟老师没有去刻意练习有关系,上课只是照着教案的模板来走,重复着教案里的文字,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教师是靠语言为主要工作手段的,不妨把自己培养成演说高手,那会让自己的课堂更富有魅力。要做好一场演讲,需要想清楚三个问题:我要说什么,我是对谁说,我将如何说。
一、演说内容是关键。
演讲要打动人心,要想让听众走进你的情境,演讲的内容很重要。教师首先要对演讲的内容进行透彻的理解,演讲者要清楚:你是否在分享一个真正有价值的话题,是否能够让听众刷新认知,产生“头脑风暴”?教师对演说的观点要进行深入地思考,真正领会,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做一场演讲,一定要从标题、结构、图表、例子等方面反复打磨,预判听众对这个话题一般的理解是什么,自己在此基础上能提出什么洞见。要丢弃那些四平八稳的“正确的废话”,郝晓东老师说过,一场好的演说,不一定要论证全面,但一定要针对现实,廓清迷雾,纠正偏见,洞悉本质,给听众以豁然开朗的启迪。
二、熟悉你的听众。
要想把演说的观点很自然地传达给听众,让听众乐于接受、认同和领会。你一定要熟悉你所面对的听众,他们的职业、年龄、学历、困惑、需求等,只有做到提前了解,才能在演讲的时候更加有针对性,才能达到真正对话的效果。我校的教师演讲比赛,有幼儿园的老师、小学的老师,初高中的老师,从幼师专业到大专到本科不等,学历层次不同,有刚入职的新教师,也有中青年教师,还有一批老教师,各个年龄层的认知都不一样,老师在演讲时要注意这一点,如果语言过于儿童化,那对高中教师可能就是一种亵渎,如果内容太深奥,幼儿园的老师会感觉高不可攀,所以演讲者面对各个学历层次的老师,要把演讲内容放在大众化的口味上,让每一个层次的听众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三、制作课件和打磨结构。
有了好的内容,如果你的PPT做得不好,演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PPT的文字尽量要简洁、美观、大方,PPT的模板也要新颖,不要总是用旧模板,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个好的结构能弥补内容的不足,而不好的结构也会让好的内容逊色。一般的结构有:总分、分总、总分总、递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是讲故事,就要尽量制造冲突,对故事产生张力。如安徒生写的《丑小鸭》,就是从出生(被排斥)—养鸡场(被驱赶)——沼泽地(逃跑)——农家小屋(觉醒)——水中(奋斗)——天鹅,这个过程是一个从自卑走向超越的过程,丑小鸭承受了各种打击,甚至死亡,但他一直努力不放弃,因为他心中怀有想成为天鹅的强烈愿望。像这样的故事就有冲突,演讲起来就能紧扣人的心弦。
四、要刻意修炼。
演说是一个刻意修炼的结果,要多看名家的演说视频和演说稿,学习别人的演说技巧和方式。还要不断地进行写作,写作是锻炼演说结构的重要方式。此外,在演讲的时候,尽量站着,多用眼神和肢体语言与听众交流,演说中最好能把自己代入故事中,而这个故事又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这样你说起来的感受就不一样。
总而言之,老师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一定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要像演说家一样的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让语言凝练,有深度和感染力,才会使你的课堂更加生动,更加有吸引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