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京到张家口避暑。
第一站大境门长城。景点门口堵着一座立交桥,立交桥下是停车场。我们到时,门口堵着一辆车,等着出一进一。不是景点人多,是停车场太憋屈,很影响体验。老公由此判断这景点应该不太好,连个像样的停车地儿都不提供。有点像一美女,满脸污渍,打消了让人看第二眼的积极性。
景区门也不气派,普通的青砖城门而已。走进去是条商业街,店可罗雀,市少闲人,格外萧条。步行街上最热闹的是儿童电瓶车窜来窜去,大喇叭噪音也很大,打消了我拍照的积极性。
不过步行街中央牌坊上的市通中外的牌匾还是吸引了我。此地有市,说明繁华过;通中外,说明此市在某条重要的商道上。此地商道必然通向内蒙草原,再远应该通向外蒙古,甚至俄罗斯。想起我看过的电视剧《乔家大院》,《那年花开月正圆》,晋商向西发展的商道应该就走过这里。
及时查一下,大境门长城正是张库大道的起点。“张库大道是从塞外重镇张家口(河北)出发,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一一乌兰巴托(当时叫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的贸易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是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古商道。张库大道历史悠久,它始于明,盛于清,衰于民国,被誉为“草原丝绸之路”和“草原茶叶之路”,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以及历史地位。”跟大同,敦煌类似,是因商道而兴起的城市,随商业的衰落而衰落。
步行街向里不足百米便是大境门长城。城门不高,目测十米内吧。青砖垒就,淳朴厚重。城墙向两侧延伸,进而连接到两侧群山之脊的长城。我理解这里是就着大境门长城修建的关隘,内有军官僚属和少数配套商业。向外便是茫茫草原,游牧民族的天下了。当然现在城墙外都是居民楼,长城像是穿城而过的景点了。
蓝天白云下,吹着塞外的风,很是凉爽。从右侧拾阶而上,登上城墙。15元门票,甚是实惠。
向左有一个烽火台,80岁的婆婆信心满满地爬上去了。原来烽火台一侧的小路被拦住了,原因自然是修路。恰好一小队人从对面的山坡上过来,翻过栅栏下来。齐先生逢山必登顶,当然也要翻过栅栏去探探。他探险回来告诉我们上面的烽火台是碎石片垒的城墙和烽火台,跟独石口长城是一样的材料和形制。
实际上我们登上的城墙并非原址,也不是在旧址上重建的新城墙,而是在离原城墙大约十多米的外围修建的新城墙。旧址上的残垣断壁仍按原貌保留着。
这个土包应是原城墙上的城楼。看起来类似元大都城墙遗址。
下面照片右侧的黄色土墙是遗址,左侧是我们登上的新修的城墙。旧城墙内为夯土,土墙外面包一层青砖。城墙下面有排水暗沟,上面有炮台。残存的旧城墙断断续续地,有些地方只有残存的地基。
我感叹,修复设计师设计思想之高明!我站在新的城墙之上可以俯视旧址全貌,黄土残垣,连加固用的砖石都有做旧,保留了沧海桑田,岁月蹉跎之感。从此城一路向西北,那边的风更猛,雪更大,远行的人该会多么想念这个温暖的小城啊!
我们在新城墙上走了一个折返。婆婆很满意自己首次登长城就这么顺利,跟大炮和守卫武将合了个影。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有看世界的心80岁也来得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