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文化的载体。在没有纸的时代,人们把文化寄托在竹条上,骨头上,青铜器上,这是书;有了纸之后,一沓黑字白纸与两片扉页便成了书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今天,成了一个能装下这片海洋的小小的电子阅读器。
但材质越来越轻便,科技越来越进步,资讯越来越容易获取,“书”的意义反而被一步步地弱化了。
一百块可以买四本以内的纸质图书,很便宜对吧,但总给人一种奢侈品的感觉。为什么呢?读完一本三十万字的畅销小说,只需要一个下午,也不一定会从头再来一遍,花三十元好像有些不值;如果去买一本资讯量很大的学术专著,恐怕一个月都未必消化得完,这钱倒是太值了,但耐心不足,看几眼便束之高阁也大有人在,这样一来就跟没买一样,最后还会落得个不值。也许某天有人提到了某本书,有人肯定会自信满满地说,我读过啊!语气可能还带一些炫耀,但读到什么程度,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吧。
之前《白鹿原》被改编成电视剧,我也追了一段时间。但我一朋友,我跟他说我在追这个剧,他的表情立马变得有些微妙。“《白鹿原》不是一本黄书吗,你小子,唉,可要节制啊!”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他虽然没看过但以前就听说过,简直黄的不要不要的。现在想想还觉得可笑,这么好的书怎么就毁在了道听途说的人嘴里……
读书,并不是立即变现的。
当下,它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鸣,之后,才会对人有更深远的影响。这本来就是一个需要时间沉淀的活儿,它沉淀多久,生命便有多长。除非明天你要考试,而手上的正是这门课的教材。
电子阅读器对于当前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来说非常切合,但专门的电子阅读器,比如kindle,有一定的价格门槛。正版电子图书,价格通常在纸质图书的四分之一左右,很亲民,但廉价盗版图书的泛滥,不止让出版商苦不堪言,也极大地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一本五毛钱的书和一本五块钱的书,你肯定觉得五块钱的更有价值吧?但能花五毛钱买到的东西,你肯定不愿意多花那四块五,这里边的心理差距并不是良好的阅读体验所能弥补的。如此一来,电子书的生命便被大大压缩了,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珍惜,这是人的通病。
我们真很忙,吃饭睡觉打豆豆,每一件事都很重要,想做到面面俱到,非常难。我们只能把这件看起来奢侈,当下对现实影响微弱的事情,先放下。毕竟,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书好像变成了一种礼器、祭品,而读书则变成了某种仪式。仪式是不常举行的,虽然举行时人们内心充满满足感,但是过后,对实际的生活好像没有半点作用,感到失落。而那些有用的书,是工具,人们出于功利的目的常读,尽管这样的目的并没有错误,但谁会去理会一个工具的内涵呢?
书好像死了。死的不明不白。
生与死是对立的,既然有死亡,那么必然有出生。每一本书有三种生命。
第一种来自作者。作者将自己的心血浸在笔墨里,这心血或是作者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或是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悟,或者干脆是作者自己小世界里的故事,但不管哪一种,都赋予了书本第一次生命。如果是学术研究成果,那这本书也许会推动某一项技术的进步发展,如果是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悟,它也许会让平静的社会泛起涟漪,如果是作者小世界里的故事,那就需要作者将自己撕开,赤裸展示在他人面前了。
当书被出版,出现在书店时,书店给了它第二次生命,尽管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忘记。一家能称得上“好”的书店,应该是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性格的。总有些书店,销售的产品更多的是自己的文化与性格,那些经历了时间的冲刷,但屹立不倒,且只此一家的书店里,每一本书的摆放,每一本书的销售,都赋予了那些书新的生命。
第三次生命当然是读者给它的。当一本书进入读者手中,它的生命就会变得与众不同。常言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视角,一种视角就是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就是一种生命。这些书,就像小王子的玫瑰一样,即便叫着同一个名字(玫瑰),却是独一无二的、无可取代的。同时,读者给书的生命,是三种生命中最长的。作者的生命会结束,作者的理解便消失了;书店给的,仅仅是书停留在书店里那短短时间里的生命;但是读者是一个群体,读者的生命不会完结,读者的解读便不会停止:我们父辈,甚至我们祖辈读过的书,今天我们依然在读,我们的子孙也会继续读下去。
智者向内寻求力量。人们不止要从书中寻求放松的方法,还要努力探索进步的途径。表面的浮躁只是暂时,无论是先人的创造还是今人的传承,都会让书的生命无限延长。
关注我,更多好文与你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