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年阳明的特别之处

青年阳明的特别之处

作者: 旖旎榛 | 来源:发表于2023-02-15 13:27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讨论了,在阳明的少年时代,他就已经立了志,那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带着志向的少年会有一个怎样的青年时期。

    王阳明在18岁的时候和大儒娄谅谈了一次话,谈话,使他意识到了“圣人必可以学而至”。这里的学,就是指朱熹批注的四书五经。朱熹和父亲、塾师其实都在强调“学”,但不同的是,父亲和塾师的“学”都是为了“及第登第”, 而娄谅的“学”是为了让他做圣贤。所以阳明就听了娄谅的话,去格物,也就是学朱熹的理念。那阳明会认同吗?当然会啊,因为娄谅的话契合了阳明想要做圣贤的心,可谓是深深地打进了阳明的心。

    朱熹的理念是: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在一草一木之中,只不过需要我们通过“格物”去

    “致之”。于是,阳明开始了格父亲家里的竹子。经过七天七夜的格竹,不但什么都没有格出来,反而自己大病了一场。他得到了“自委圣贤有分”这样一句话,认为圣贤是要有天赋的,但是阳明没有这样健康的身体,所以他觉得自己不配做圣贤。之后,他就去骑射、辞章,也可以说他对如何达成圣贤之梦有了怀疑。但是王阳明并不甘心,他还在寻找机会,没有彻底的放弃。

    那么,阳明的做法是遵照宋儒的格物之学吗?其实不是,朱子的“格物致知”,是在“心之外”的,要不断的学习,悟出天理,其实也就是一点点的增加知识,要去外面学。但阳明以为只要看竹子就能看出天理,像是把竹子劈开,就能看到“天理”二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他把“天理”看成了一个“具体”的东西。

    那“格物”事件会对阳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阳明知道了程朱理学,并不能让自己成为圣贤,因为阳明觉得自己没有“天分”,没有“力气”,没有成为圣贤的基础,也是为后面的“龙场悟道”埋下了伏笔。

    在王阳明26岁的时候,他学习兵法。这是因为阳明有圣贤梦,而儒家圣贤就要“立己达人”。所以学兵法,就是从达人的方面去实行圣贤。但我们要注意的是:阳明学兵法的背后不仅仅只是技术,更是要关注“术”背后的意义,也就是那个“道”。

    那父亲会支持吗?当然不会,父亲会觉得王阳明是不学无术,这就是道和术的关系。父亲可能不会对阳明以后报国什么的理想产生反对,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并不想让阳明现阶段就去想这些“不务正业”的事情,也就是画了一个界限。所以父亲可能先考虑的是实用性方面 ,有一些狭窄。虽然阳明不排斥“术”,但他也不局限于此,而是到达了一个更高的道德层。这也是初步的“知行合一”。

    可是王阳明27岁的时候,他对辞章之学也有了疑惑,阳明觉得辞章之学是没有意义的,不能让他实现圣贤梦。他便去找了师友,但“不数遇”。有一天,阳明偶然看到了朱熹的上疏。朱熹讲“循序致精”,也就是以一条路一点点的深入,而这条路,就是朱熹的学说。

    于是,阳明开始把朱熹的学说一点点贯通,并沉溺其中。但是阳明很快发现——

    阳明想要成为圣贤,因此就要有圣贤之心。朱熹讲的物和心是分开的,所有的知识都不能进入阳明心中,不能让阳明的心成为“圣贤心”。

    而同时他的身体也又病倒了,便入山养病。最主要的原因是“求心不得”。阳明发觉“心”和“理”不因二分,而他思不明白如何合一;还有就是自身的身体本来不太好,想到山林中养养病;以及和道士相谈,可能有了兴趣……但总之,所有的东西都和他的圣贤梦有关。

    联系自己,阳明在有了“道”后,在追求的路上,会把朱熹的理念研究透,但他也会根据自己心中的道去提出疑问,甚至是后来的反驳。可见“立志”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可能,我现在就是在找这么一个“道”,各种的小目标,都是在为它做铺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年阳明的特别之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ae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