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且行且珍惜!
图片来自网络
2018年12月16日12时46分,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发生5.7级地震。那时,我正位于重庆市某大学的宿舍楼(第五层)内伏案看书。突然感觉整个人和桌椅左右摇晃,和平常桌椅摇晃的感觉差别很大,我立刻意识到是地震了。出于本能的反应我立刻在宿舍大喊“地震了,快跑。”可是当我喊完吃惊的发现我的舍友们竟然都很淡定。一个手持M416,肩背M24正冲向决赛圈的舍友(一直生活在被敌人消灭和被毒毒死的危险中)顺口来了一句“哪里地震了,你有病吧”。我顿时懵了。另一个舍友,睡眼惺忪的从被窝里钻出来说了一句“好像刚刚地震了”,神色慌张的,好像无能为力的在等待着死神的降临。我连续喊了三遍,看到大家仍无动于衷,我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能赶紧就逃命了。出了宿舍后,我发现很多人探着着往外看,我就在想大家都这么淡定吗。都不怕死吗。我在楼道里喊了数声“地震来了,快跑”之后,我以百米的速度,史上最快下楼速度跑到了楼下空旷地带,紧随我跑下来的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人,等待我的却是整栋宿舍楼的人在阳台上的观赏。地震数分钟后,微博,网易等网络媒体就爆出了各种发朋友圈关于地震的话题。吃惊的是,很多人表达的不是对地震的畏惧和对震区的关怀,而是在地震面前的淡定和对地震的漠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如此这般,想必是人们的生活太过安逸,或者是对灾害的防范意识不够。自2008年汶川地震到现在已经有10余年了。地震在人们的脑海中也就慢慢的被淡忘了。就算是那个时候经历过地震的人,经过十年之久的封存,这种防范意识也忘得差不多了。在当今发达的科技条件下,很多自然灾害也都是可以提前预测到,先进的技术弱化了大部分人的防范警惕意识。但是灾难无情,在灾难面前我们的生命如此的渺小。所以生命的玩笑开不得,也马虎不得。真爱生命,从提高防范意识做起。
地震防护小知识
地震发生时首先不要惊慌。要保持镇静,避免惊慌。要克服“惊呆”和“惊逃”两种不良反映。迅速躲到附近最安全的地方,这是从历史的经验和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在建筑物内的应急避震措施:迅速躲在坚固的床沿旁边,卫生间、小厨房、小储藏间、内承重墙的墙角、墙根、已经固定好的大衣柜的旁边。躲避时,要用随手物件保护头部、捂住口鼻,以免砸伤大脑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躲避的姿势:身体尽量全区缩小、卧倒或蹲下,随手用物件护住头部、捂住口鼻,另一手抓住一格固定物(墙角或桌角)。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和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该采取自我保护的姿势,头尽量向胸部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或颈部,
禁止:不要乘电梯。地震时电梯可能严重变形危及生命,或断电无法逃生。不要到阳台上。建筑物如果受损,阳台最容易毁坏的地方。不要到窗户或外墙边。建筑物如果受损,窗户和外墙是容易毁坏的地方。不要找衣物或贵重物品。生命宝贵,逃生要紧。不要在床上或地中央。这属于危险地带。千万不要跳楼。事实证明,跳楼的伤害很大。
在户外的应急避震措施:
在室外活动的人们,要迅速环顾四周,根据所处的位置,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要远离建筑物,特别不要进入建筑物取物或救人。
在街道上的行人,要迅速离开电线杆、路灯、变压器、烟囱、高大建筑物等危险设施、设备和围墙、狭窄通道等。
在过街桥或立交桥下的行人,要迅速远离桥下,跑到开阔的地方,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近处有利地点躲避。
行使中的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缓慢的逐渐刹车,停靠在路边或宽阔地,车上的乘客要抓住车中的座椅,或就地蹲下,抓住其他牢固的物件。
在山区的人们,要远离陡崖,密切注意山崩、滑坡、泥石流。当出现这些迹象时,千万不能在其前面往山下跑,应立即横向撤离。
处在石化、煤化、天然气等易爆、有毒的设施附近的人们,要迅速离开,朝污染源的上风处迎风奔跑,当遇到毒气泄漏,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逆风方向奔跑;当遇到易燃气体泄漏,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逆风方向跑去,同时切忌使用明火,以防爆炸燃烧。
遇到火灾的人们,要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待地震停止后,逆风向(或垂直风向)匍匐前进,转移到安全地方。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 在灾害面前,人类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但对我们来说,每一个生命都弥足珍贵。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同时我们面对的威胁也越来越多。为了我们的生命之灯常亮。掌握在在灾难面前的生存知识十分的必要和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