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金句:
“异类”是那些获得特殊机遇之人——是那些耐心等待,当机遇到来就当仁不让把握住机遇的人们。
他们都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是机遇与积累的结晶......说到底,所谓“异类”从来就不是异类。
这是本改变我观念的书。学校教育告诉我: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起影响作用。努力是内因,客观条件是外因,所以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但这本书会用数据和实例告诉我们:“除个人努力外,我们所处的文化,历史和外部环境对我们能否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
比尔·乔伊,盖茨,乔布斯都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转型期。
在本书终言里,作者讲了自己母亲成功的机遇。
外祖母的曾祖母被卖给浅肤色的主人,他俩的儿子获得肤色优势,摆脱奴隶身份。印度群岛的“走出去”的文化影响了外祖母。从而外祖母坚持女儿走出牙买加接受更好的教育。外祖母的教师职业和人格魅力也使其能够借到钱供女儿上学。1937年,加勒比海地区社会矛盾激化,历史学家预言教育不公会使社会矛盾激化,1941年教育改革开始,作者母亲赶上了这轮改革,在牙买加读高中,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这个故事也符合“马太效应”:个人成功是优势积累的结果。
读本书产生的教育反思:
知识技能的学习,一定时间的练习是必要条件,但练习必须是有目标,有反馈的。
发散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高的人更能抓住机遇。
强调努力付出的稻田文明是有利于教育的,保证孩子更多的学习时间的同时,让孩子有时间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