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心智文了,今天把这段时间和朋友们思维碰撞的火花记录一下。
也顺便整理一下我职业发展的思路,每走一段路,适时的总结一下,总是好的。

今天围绕的问题是:
一个年轻人刚出社会,如何凭借赤手空拳,一步步走上正轨,搏出一番天地?
说白了,就是如何设计自己人生。
关于这一点,我有三个心得。
一、未虑胜,先虑败,给自己留好底牌和退路。

这两天世界杯,破天荒的也买了点球,跟着高手赚点零花钱。虽然赔多赢少,但这次经历却非常值得,因为它让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未虑胜,先虑败”。每一场球赛其实都是一场小规模战斗,作为指挥官,你的钱就是你手上可以支配的兵,火力如何配置,是直接关系到这场战斗成败的重大问题。
但…在战斗之前,聪明的指挥官,一定会思考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那就是:
如何能避免失败,或者是失败了之后该怎么办?
是的,这一点是我们救命的保险阀,在任何一个时代,未来的不确定性都会很强,黑天鹅事件发生的概率都会很大,所以做好风险对冲很重要,它可以让我们的钱不至于一下子都输光,也可以让我们得到宝贵的喘息之机。
其实,话说回来,球场跟人生一样,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得想好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和该怎么应对。
任何一个人,在开始他的人生旅程之前,都应该给自己买一份保险。
而我理解的这一份保险,就是一种谋生技能,它可以在任何时候,持续不断为自己提供收入。虽然赚到的钱并不需要太多,但起码能养家糊口,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
想清楚这个道理,是在一年前,当时我还在一家创业公司里做着类似管理类的工作,刚毕业,收入不高,又没有突出的技能,越做越困惑,感觉如果把自己放在人才市场上,都没有一个能变现混口饭吃的技能。
这种不安全感,我是没有办法忍耐的,于是痛定思痛,辞职去参加了健身教练的培训,到现在,刚好一年的时间,虽然过程比较辛苦和曲折,但收入翻了8~10倍,而且接触到了很多有质量的人脉,眼界也提升了不少。
事实上,我已经把这份健身的技能,提升到了一个战略级重要的位置,它是我人生的第一张底牌,任何时候,在做任何事失败了之后,我都知道,我还可以用这份技能重新赚到钱,这个在我看来,很重要。
二、选对经济体(职业所依附的平台)

纵观身边年薪过百万的私教会员,大多集中在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领域(或者自己做生意,当老板)。
之前觉得年薪过百万的人都是十分厉害的角色,但实际接触过以后发现,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和智力程度,其实相差并不大,年薪百万的人虽然能力确实强一点,但也没有那么夸张,很多地方,还不如一些普通人。
他们能做到目前的成就,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有意无意的踏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深耕后一发不可收拾,从而获得了财务上的成功。
也就是说,努力和智力虽然是很重要,但 选择 比它们更重要。一个同样努力和同样智力的年轻人,平台选择错了,一年两年不明显,但十年二十年经济收入就会相差极大。
这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要想在未来做成一点事情,就必须选择进入一个快车道,并且加入一家快速上升的公司。
但令人沮丧的是,房地产、互联网的红利期貌似已经过去,趋势不在了,如果还想在这个层面上做出一番事业,那就不会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了。
虽然现在还接触不到下一个趋势在哪里,但退而求其次,弄清楚,哪些人能提前接触到下一个趋势,并且还有能力做成,去靠近这些人,就很重要了。
想来想去,其实还是在头部行业、互联网的头部公司更有概率些。
所以,抓紧时间进入互联网行业,并且占据一个不错的位置,供职于类似阿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就是我下一步的选择了。
三、用财务性收入为自己保驾护航。

前段时间,参加了汪凡老师的“二十一天理财训练营”,收获最大的就是不要总把目光集中在工资收入,财务性收入才是最踏实、稳定的经济来源。
按一般的理财投资,年化收益率8%来计算,只要可以把财富积累在150万,理财所得就可以达到月入一万的效果,这可是基本上不用付出任何体力、脑力就可以获得的钱呀。
而月薪一万,又是多少工薪阶层的工资标准呢?
基本上,一万块,生活需求可以完全满足了。
可150万,如何获取呢?这是个问题,要好好思考。
幸运的是,我已经上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