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赏析:徐渭·《王元章倒枝梅画》

赏析:徐渭·《王元章倒枝梅画》

作者: 画绒 | 来源:发表于2019-12-09 15:11 被阅读0次

皓态孤芳压俗姿,

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

莫怪梅花着地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首诗是徐渭看到元章的画时所作。王元章就是王冕,小学课本有一篇课文《王冕学画》,课文讲的是王冕​幼年学画荷花,而本诗说的是王冕长大后所画的一幅梅花图。

王冕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出身贫寒,靠自学成才。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画梅。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朱元璋曾两次聘请遭拒。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同情下层劳苦人民。安贫乐道,诗句中可以看出:酸辛甘自爱,褴褛愧妻儿。

徐渭借此梅图至少有三层含义:

一是浅层意思,咏梅花的品质;二是咏王冕的高洁品质;三是借他人画写自己的故事。

从题目来看的话题眼是“倒挂梅”,梅是倒垂的,如绝壁松,“枯松倒挂倚绝壁”而不是常态“向碧霄”,诗人由此如题。

皓态孤芳压俗姿。“皓态”“孤芳”是梅花的姿态,“压”字很有力道,有泰山压顶之势,“俗姿”是为了更好地反衬“皓态”,在这一句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个超脱世俗的形象。

不堪复写拂云枝。这句是说“拂云枝”的画已经很多了,这次就不再画高插云霄的那些枝节了,为什么呢?因为梅不用高枝也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色、香足以让群芳失色。

从来万事嫌高格。这句可以这样来理解,自古以来人们就嫌弃那些自以为高格的人,那些人经常被人称之为“不合群”“孤标傲世”,这一句点名了一种世人普遍的认知心理或可以称之为偏见。“从来”二字可见这种观点由来已久,然而谁都不能改变它。在这可以反映出诗人心里还是渴望被认同的。

莫怪梅花着地垂。这句是说不要因为梅花垂地而感到奇怪。

前两句写梅的姿态,后两句联系社会现实,表达出了对高格的人的同情,这正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似的遭遇往往能让二人相互理解,“好汉识好汉,惺惺惜惺惺”。

好多人不理解我把中铁“这份”铁饭碗”给辞了,以为那里什么都好,其实这都是“想当然”,直到昨晚遇见了一个“中交”的朋友,他也辞了,当我说起“众人”的不理解时,他说他完全理解我的心情。所以说能引起人共鸣的,往往是相类似的遭遇。

所以说党同会伐异,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就是被人排斥。

相关文章

  • 赏析:徐渭·《王元章倒枝梅画》

    皓态孤芳压俗姿, 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 莫怪梅花着地垂。 这首诗是徐渭看到元章的画时所作。王元章就是...

  • 【西安】腊梅蕾满枝

    《王元章倒枝画梅》 明·徐渭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梅花,从诗词中...

  • 杂花图小感悟

    今天赏析了明代徐渭《杂花图》 图上分别画有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兰、竹等...

  • 大艺术家一一一徐渭

    徐渭 徐渭作品欣赏 范成元 范成元作品欣赏 2022.4.1

  • 梅赋 徐渭

    梅赋有徐庾之丽而徐庾无其峭 往予薄游海外,闻罗浮之胜,而未得登焉;盖昔所称入梦之种,不可得而见之矣。 涉冬出大庾、...

  • 【读书卮言】王冕自制夏布衣服

    读孔克齐《至正直记》,读到“元章画梅”一节,虽寥寥数语,却是难得的珍贵史料。引文如下: 会稽王元章尝谓:“暑月着衣...

  • 清香散作天下春——王冕咏梅诗赏析

    清香散作天下春 ——王冕咏梅诗赏析 王传学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一生酷爱梅花,爱梅、种梅、画梅,写梅,“...

  • 彦子八毛-徐渭

    徐渭开创了青藤画派(徐渭号青藤老人),他的画泼墨、写意,尤其是他的水墨花鸟画,水墨淋漓,生动无比。 后来的著名画家...

  • 画鹤赋 徐渭

    画鹤赋 朱冠缟衣,四池玄缘;铁胫昂尻,金眸夹颠;长喙易渚,圆吭闻天。 秉寥廓之高抱,小苍莽之微骞;忽一举而追九万之...

  • 雪的别(喻)称38例

    1、寒酥:喻雪花。徐渭《谑雪》:“一行分向朱门屋,误落寒酥点羊肉。” 徐渭《梨花》:“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赏析:徐渭·《王元章倒枝梅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gb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