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推荐《北京折叠》这本书,今天中午拿来读了一下,不得不说给我的感触很深,如果让我来分类的话我愿意把它定位为一部具有现实主义的科幻小说,既有对于未来世界的想象成分,又有如今北京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本书写的是建筑工建筑了这座折叠城市—北京,它被分为三层空间,分别是: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有五百多万人口,生存时间为第一天清晨六点至第二天清晨六点;大地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多万人口,生存时间为次日清晨六点至晚上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多万人口,生存时间为晚上十点至清晨六点。也就是北京一天有四十八小时,其中第一空间的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二三空间的人共同享用二十四小时。主人公老刀就是生活在第三空间的人,故事是老刀为了攒钱给抚养的女孩上幼儿园,他冒着罚款和坐牢的危险闯入第一二空间当送信员挣钱。
随着老刀所在空间的不同,三个空间的差距也随之自然展现。着眼于他们的生活环境,第一空间的人们享受的是最高待遇,他们的工资很高,住的都是别墅,每一家都有机器人帮他们打扫房间;第二空间的人都是蓝领,待遇比第一空间弱很多;第三空间的人可有可无,都是清洁工之类的,如果不担心第三空间的人会失业,那么早就把清洁工他们替换成机器人了。第一空间的人享受的是一天的时光,而第三空间的人只能知道夜晚是怎样的,他们一生连看个日出或知道太阳长得是怎样的都没门,一二空间的人用得是十万十万的钞票,二第三空间的人用得是十元十元的钞票,第三空间的人是绝望的,也是可有可无的。
现在的中心城市难道不是这样吗?许多人因买不起房子,只能蜗居在地下,怀着羡慕之情眼巴巴地望着住在市中心的精英们;许多人看不起病,只能拖着,有时候小病慢慢拖成大病,但却只有无奈,贫富差距是明显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努力奋斗不让北京折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