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是帮助我们去掉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去获得行动的主动性和能力的勇气心理学。
而目的论是其中一个核心的观点。
很多人面临问题或困境时候,依旧没有去采取行动去改变,都会有一个说法,叫做我之所以没有办法去采取行动,是因为我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我无法改变。
但目的论就否定了这样的说法,它说我们面临困境不如意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可以去控制的,并不是“我无法控制”的因果论。
常见的就是原生家庭的因果论,就是说,我现在之所以会这样那样,因为我小时候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曾经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遭遇那样的事情,那些我没办法控制,所以我是个受害者,所以我今天只能承受过去那些经历所带给我的一些后果。
但目的论不是这么去看待这样的事情的,它说虽然我过去被迫经历了那样的遭遇,也无法选择我过往的家庭,但这样的经历遭遇并不能主宰我今天的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现在的处境怎么可能是过去所能决定的。
虽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说法比起“听天由命”更让人心潮澎湃,但是实际去运用的时候,就很难去相信甚至是接受了。
因为有些经历确实带给人的影响很大,也许非常痛苦,在目的论的角度,会觉得我需要否定这样的经历,这会让人生气。
但无论是原因论还是目的论,只是主观选择认识世界的不同角度而已,不存在真假对错之分。
比如很多人想读书,但觉得生活中的工作、事情任务等等,非常多,觉得我因为这些要做的事情太多,导致我没时间没精力去做读书这么件事情。
那“没时间读书”这件事,即可以说是因为实在有很多事情不得不做,实在腾不出时间去做,因为这些客观原因,导致我完不成这么件事情,这不是我主观意图,不是我不想做;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也可以说,你“没时间读书”,是因为你不想读,或者说没有觉得读书这个事情没那么重要,因为你知道不去做这件事的后果你是可以承受的,或者说当前对你来说,压根觉得不会有啥后果,所以“不去读书”这个结果你能承受。
但如果换在学生时期,如果你不读,考试就考不好,就拿不到学分,就毕不了业,那可能你就会去做了,因为你知道到了毕业那个时间点,到了考试那个时间点,你没做就真的可能不行了,所以哪怕临时抱佛脚,都能抽出时间来去完成这么件事情。
也就是完全有能力去做到的事情,只不过用了“没时间”这样的原因,来让这个事情合理化,但是核心上,你的主观认识上,觉得不读书是你可以承受的结果
那什么情况下我们要运用原因论,什么情况下我要用目的论?
假设现在发生了一件事A,结果很糟糕,我不愿意面对。
如果你选择不想责备自己,选择更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想要舒适一些,那就选因果论。
但如果你想选择改变,增强主观能动性,那就要选择目的论。
目的论会让你有意识到这件事你是可以去掌控和改变的,强调的是,即便发生了A,即便是这样的结果,你依旧是可以去做点什么的。
虽然我们没办法选择我们的基因我们的天赋,很多事情没办法选择,但是对于这样的客观事实,怎么去加工,怎么去赋予意义,这个事情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相信每个人都不想生病,害怕疾病,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素质在降低,可能会面临要生病住院的事情,这个人可能是我们的家人,也可能是我们自己。
那假设因为家人生病住院,你不得不停下手头的工作,去专心陪伴他们,也许这件事对我们看来,疾病让我们停了工作,断了收入,非常焦急。但是换个角度想,这是难得的交流交心时光,可能你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时间去专心陪伴家人,是疾病让你有了这样的机会,可以好好静下来去和家人谈谈心。
也许这个人是你自己,我们会忙碌于工作和生活,也许这次疾病强迫你按下了暂停键,但也是因为如此,也许你才有真正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也许因此想明白了自己真正要什么。
这也是有些人大病一场后会变得不一样的原因吧,恰是因为疾病带来这样的时光,认真对待自己。
很多事情的确不可选择,不是所有事情我们都可以进行选择,但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