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特别是家庭教育问题,本来都是一个热门,从来没有被搁置一边被冷落。这似乎也能够说明人们对教育的足够重视。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或是论坛之类的节目,不乏其中有些家长花大价钱去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父母对教育孩子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几天前,我看了笔友转载的一篇未署名的,也是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家庭教育的最佳状态是什么》。题目很值得思考,文中观点也很有见地,我基本同意文中提出的关于孩子不能光靠教,应该学会怎样养的这种观点。可是我对家庭教的“最佳状态”一词的说法却不敢苟同。文中说在家庭教育上“真正缺失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我个人认为“状态”一词起码不够精准。从某种意义讲,这种“状态”实际指的是环境,既是进行教育的环境,也指家庭教育的环境。这个看似充满着爱和融洽的地方,事实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充盈着父母强权意志的家长制巢穴,孩子们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的生活空间和地位。他们每天被来自父辈,甚至来自祖辈的爱所包裹着,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一件悦目赏心的附属品,用来把玩或是向人炫耀。他们按照自己想法和设计,精心地对孩子进行打造,因此,不但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也潜移默化地造就了孩子们的限定性思维。我们都知道大象可以把一棵树连根拔起,可在训象师手里却成了任其摆布的羔羊。对大象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挣断的那根绳索,在大象的心里,却成了永远也不能挣脱的死结。追其原因,大象被困住的不是体力,而是思想,是那根绳索之外的,心里那种不想挣脱的限定性思维。也许就是这个向高级进化的过程,使我们渐渐地改变了本能,偏离了人类自身发展的轨迹。
人类的自私和野蛮,使世界发生着改变。现代文明导致了人们的无知和愚钝。日益膨胀的占有欲改变着人的价值取向,物欲横流的社会导至现今教育的连连失误。我们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人们,却面对着教育问题,特别是家庭教育问题陷入了尴尬。如果您对此还有困惑的话,就去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吧。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还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80443/a17e333258e9cae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