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的文字

作者: 千白莫 | 来源:发表于2022-06-29 10:19 被阅读0次

    上午读了几页《奇鸟行状录》,脑子里总在盘旋着“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忘记了这是苏格拉底还是莎士比亚说的,总之不是村上春树说的。出现的多了还以为是自己说的。意识和现实间的隔墙在慢慢融化。天气依然阴雨,看天气预报很可能一直如此到下周末。我倒不怕阴雨,也不会受天气的影响而使心情变差,反而还会找一家舒适且人少的咖啡馆坐下喝一杯欣赏雨景。阴雨天最贴切的事在我看来莫过于搂着心爱姑娘的胴体一起打桩并随后入眠,我心想的是,但愿她脑子同时不是在想着昨晚的代码有没有敲对。

    在读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时我就常常有种潮湿的感觉。对,是潮湿,和这天气一样,有没有阴天不知道,也排除在被窝里读的这本书的可能,确实是正襟危坐在桌子前读的,总之是相当的潮湿。一个对朋友忠实的私家侦探,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太宽裕,却在生活中没有迷失和堕落,依然很酷、依然身手矫健,即便挨揍也不会出卖朋友,说话富有逻辑且略带幽默感,让朋友安心,让对手讨厌。但为什么感到潮湿我不得而知,不知道有没有阅读共同文本的读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潮湿本身仿佛有种腻在身上的天赋,无论多么做出多么使干燥的行为。脱掉衣服走进浴室洗个澡,打上比平日还多的沐浴液,搓扁全身、冲水、擦干、烘干,无论多么干燥都会感到潮湿,这才是潮湿的能耐。马洛就是有这种能耐,就像潮湿。又像心爱姑娘的胴体,无论她在喘息时想着什么。

    自2012年起我几乎每天至少喝一杯咖啡,每天读书,这和世界末日没有关系,和玛雅人也没有关系。如果玛雅人算到了我在2012年开始会每天喝一杯咖啡、每天读书的话,我也不可置否。但这好像一丝丝说明了2012的意义,或许在客观上。它应该不是末日,至少从此刻的角度看,一是它不是末日,而是某种新纪元,是某种新旧交替,二是大家对“末日”的理解有所不同。不记得2012年的1月1日是否下雨或阴天,但那天我肯定没有搂着什么姑娘睡觉。

    在村上春树的诸多男主人公中,周围都不乏不同颇有吸引力的女子与之共眠,而男主角几乎无一例外的至少从外表怎么看都是普普通通的男子,这一点有可能是吸引男性读者的原因之一。另外,作者又对于女性地位十分推崇,自然也顺理成章地收获大批女性读者。只是对于以理性思维为主的读者,却不大感冒。说到人是否喜欢、喜欢什么都是个人选择,不应该有高低之分。无论选择读村上春树还是村上龙都是不该被吹捧或贬低,也不能对不读他们作品或不读书的人说三道四。而相反的是,对于某些太过执迷于某一项爱好的人,倒常被说三道四。也如潮湿般地黏,只是黏的有些让人生厌。吊诡的事也在于此,一方面我们推崇“我喜欢”,另一方面又会被教育不能总任由自己的喜欢。怎么样,这很潮湿吧,潮湿的让人可恶。

    如果能列一张大表,我有信心可恶可恨的事一定多过可喜之事,这不是什么命运的事,而是成本和产出的经济学问题,以及少数人的利益问题。但这个问题显然不适合在雨天下谈论,它过于理智了,理智的东西往往是不好拿出来谈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雨天下的文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jt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