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驾车陪母亲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
白墙红瓦依然结实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木制的大门依然完好无损,只是颜色有些暗淡。
推门而入,空荡荡的大院落,已然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显得有些萧条与凄凉,但这里却藏满了我全部的童年记忆。
春天,我们全家总动员,在院子的空地上耕种各种蔬菜和瓜果,基本能够满足我们一家整个夏天的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7795/b01792d54b8749b6.jpg)
于是,浇水、施肥、除草成了我和哥哥的日常工作。香椿树也在一阵阵春风的吹拂下,发出了它嫩嫩的小芽,并不断地长大。我们舍不得吃,每逢大集都拿去换钱。
夏天,我们全家人聚集到大门口乘凉,和街坊四邻坐在一起,听着他们谈天说地,议东论西。
我和小伙伴们则围绕着大人们跑来跑去,每次都玩得意犹未尽。蒲扇在他们的手里摇来晃去,蚊子也和蒲扇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一晚上算下来,每个人的腿上、胳膊上都会留下和蚊子亲密接触的不少痕迹。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7795/0d67795561b70ccc.jpg)
虽然我们小孩不停地在跑动,但是在间歇的空挡,冷不丁也会被蚊子狠狠地咬上一口。
那个时候的蚊子特别多,因为在我家不远处有个池塘。池塘里的水很丰盈,也很清澈,因为它是活水,顺着一条宽大的水沟通向村外。
每当大雨过后,女人们都来到池塘边,凑在一起洗衣服,有说有笑。后来,池塘里的水浑了,这里又成了各家各户的鸭子和鹅的聚集地。
每天被主人早出晚归地呼来唤去,它们在水里撒了欢地游泳、抖羽毛,过得悠哉悠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7795/6dc62bc71faf366b.jpg)
秋天,我们采摘熟透的苹果。那是我们家一棵古老的苹果树,自从我有朦胧的记忆开始,它就一直矮墩墩地矗立在那里,枝条繁多,树叶茂密。
每年的八月十五左右,父亲都会爬上树去摘苹果。母亲负责数数多少个,每家每户都分一点,由我和哥哥分别去送。
母亲也会单独留出几个,用纸包好,放在箱子最底层,等到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全家品尝。
其实,那个年代,因为馋,到不了过年,我会经常偷偷地拿出来闻闻它散发的香味。实在忍不住,偷吃一个,母亲心知肚明,也从不怪罪。
冬天,格外的干冷。院子里的梧桐树、香椿树、苹果树都掉光了树叶,孤零零地站立在那里,接受凛冽寒风的一次次彻骨地洗礼。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7795/52d9d7cf5ab5ccb9.jpg)
印象中,偶尔下次雪,也是其大无比。满院子的厚厚的积雪,够我们打扫一阵子了。
晚上,隔着窗户,我们看屋檐下垂着的长长的冰挂。它在月光的映衬下格外柔和,不像白天在太阳的照耀下因为反光而有些刺眼。
最让我永生难忘的,还是父亲每天下班回到家,把我举起、抛向空中,然后用双手在我掉落的最低处,稳稳地接住的情景。
母亲则在厨房里一边做饭,一边听着父亲谈论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7795/c123336d0675ff12.jpg)
弹指一挥间,父亲已离世多年,我和哥哥也因外出求学、工作,各自离开家多年。如今,这里的“家”已只剩一个概念和一段美好的回忆。
古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已永远地驻扎在了我的心里。
现在我唯一能做的,是细心地陪伴和小心地呵护年近八旬的母亲,我想,这才是对父亲最好的祭奠,也是对曾经的“家”最美的怀念。
【齐帆齐商学院写作特训营13期(22)篇1190字,累计26702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