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选择综合征这个问题我实在太有发言权了,因为我老公和我一样严重,每天有多少事情需要做选择?
煮方便面火腿肠切片还是切块?炒菜青椒最先放还是最后放?闹钟响了我是不是可以多睡十分钟再起床?早餐我是吃粉还是吃面?今天孩子应该穿毛衣还是羽绒服?我应该穿裙子还是裤子?我应该打车上班还是开车去?我应该先洗澡还是先整理房间?走路穿高跟鞋还是平底鞋?今天背单肩包还是双肩包……
所以我通常会提前起床,但是时间仍然很赶,因为选择多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做出选择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更何况我有严重的选择恐惧症,每个选择都觉得不错。那么面对选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重塑自我》的作者尼尔•帕斯理是哈佛大学的MBA,沃尔玛高管,TED演讲家之一、积极性和领导能力培训专家。这本书就如副标题一样,是教会大家摆脱内心的匮乏、不安,从而具备实现幸福的能力的书。书中对于如何面对海量的选择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让我们面对选择的时候不那么纠结,从而节约更多时间关注重要的事,进而提升幸福感。
在书中作者列出了他一天遇到的所有的选择,足足四页,285项各种各样的选择。这些选择遍布每一天,让时间变得捉襟见肘,让人们疲惫不堪。
《重塑自我》原文
难怪会被决定折腾得筋疲力尽,这完全是我们自找的。
看电影专挑影院最忙的档期;选餐厅,菜品单一的不去;逛个店,还得要求鞋的款式多种多样。
殊不知,选择越多,幸福感就越低我们就会为决策疲劳所困。
每到这时,做任何决定都准保坏事。此外,我们还总是担心做了错误的选择。
我想害怕错误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像俗话说的猴子掰包谷,总是担心还有更好的选择。大部分人认为选择多是一件好事,因为选择空间更大。是这样吗?当你想叫外卖时,你来到微商上,只有炒饭和炒面的时候,你可能想,我想吃面条的,于是你买了一碗炒面。而如果你来到了美团,光粉面都有无数家,从牛肉,辣鸡,豆汤,每家店下的品种都好几个,眼花缭乱,看看火锅也想吃,日本料理也不错,于是从头到尾逛了足足半小时,最后选了某品家的拌饭,结果试了试味道发现还不如楼下的羊肉粉。我相信这种经历应该每个人都经历过。我多次因为想买运动鞋去商场,常常因为选择太多最后什么也买不到,也可能最后买了一双并没有在计划内的丝袜。
太多的选项反而会变成累赘。而那些牛逼的大人物是如何面对每一天各种各样的选择的呢?作者举了一些例子:
比如奥巴马的西装不是蓝就是黑,因为他要集中注意力放在重要的决策上,避免让这些琐事影响到自己的精力。
比如扎克伯格说“我有大约20件一模一样的T恤,这就是说我每天穿的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不关注穿衣打扮,他的目标是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媒体公司。
有人可能觉得这太片面化,就是偷懒,不做选择就好了。真的这么简单吗?再来看几个事件:陪伴孩子、陪家人吃饭、安排日程、工作会议安排等等。这是事情是不可能偷懒的,用偷懒的心态也只能导致拖延选择,而不能不做。所以怎么办呢?书中有图表把耗费时间的多少,事件的重要性分别作为Y轴和X轴,就可以得出一个四象限的图表,在图表中分别填写了:放手、践行、规范、权衡四个词。
放手:学会舍弃那些不重要的并且耗时短的事情,该偷懒就偷懒,比如去哪家超市,买什么牌子的香皂,吃哪家火锅,晚饭吃馒头还是吃米饭等等等等,不要让这些不重要的事占据太多的时间。
践行:比如说会议安排的通知,这是虽然时间短,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去做。
规范:那些不太重要却要花费很长时间的选择,比如工作中的事情,分配工作,跟进进度等等规范起来,每天固定时间集中解决,梳理流程,不要在其他时间花费时间去想太多。
权衡:权衡则是仔细分析深思熟虑,耗费时间长且非常重要的事件才是最值得花时间去做决策。比如职业的发展方向,买房子、买车子、孩子的幼儿园,这样的选择做不好带来的影响也非常的大。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经历放在这些值得去思考的问题上。
李笑来老师一直强调注意力大于时间大于金钱,所以如何去权衡才是一件值得去考虑的事情。
同事为了买零食拉着我已经在超市逛了二十分钟了,我果断say byebye,因为中医上认为人的五脏六腑,肝是将军,胆主决断,熬夜和晚睡也是导致选择恐惧症的很大原因,胆气不足嘛,所以今晚消化消化图表后需要早点睡,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