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波十三岁时,大概贾宝玉的年纪,常常会和哥哥两人在爸爸的书柜偷书看,还为此挨打。看的书有《变形记》,《十日谈》,并且对古希腊着了迷。这是王小波对书与文学最初的爱好与痴迷。那时,他的哥哥告诉他一个古希腊哲人用曲线交流的故事,这有点像中国的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味道,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这让王小波很是赞叹和向往。这就是十三岁的孩子的精神家园,丰富而美好,充实而快乐。
长大后,王小波学的是理科,再大一些,还出国旅行,只是他“总在回想幼时遥望人类智慧星空时的情景”。最初的梦想总是刻骨铭心的,最初的爱好也是无可替代的。王小波说,所有的智者、诗人,也许都体验过儿童对着星光感悟的一瞬。这让我想起泰戈尔的仰望星空的诗句,而康德也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王小波时常想起那些星光,时常用童心思考问题,思考人文事业。他觉得,文学的路是一条两旁的竹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牵牛花的路,每朵花上都有一只蓝蜻蜓。多么美好而浪漫的比喻,也充满了文学色彩的魅力。
王小波觉得他努力写文章的动机就是假如他要死掉,他希望还有话可说。其实,他的文字代替他说了很多,没说的更多,那就是他的精神,骑士的自由精神,还有他那独特的浪漫主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