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来源于《请停止无效努力》孙圈圈
我们从小就知道努力做好一件事情不容易,但我们都被教育即使感到痛苦,也不能放弃努力。也许正因为我们痛苦过、付出过,所以我们总是期望付出能与回报成个正比关系。然而,现实却是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努力与我们所能得到的回报之间并不成线性关系。
付出与回报不成线性关系并不是说付出了也得不到回报,而是说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不是等比例增长的。不是你付出了一份的努力就能得到一份的回报,付出了十份的努力就能得到十份的回报的。
在现实生活中,付出与回报之间呈现的是一种曲线关系。
我们把回报率和付出率均量化成 100 分制。付出和回报之间的二维关系大体可以分成三个区间。第一区间是一件事情,我们往往只需要付出 30 分,就能得到 60 分的回报。第二区间则是我们需要付出 70 分才能得到 90 分的回报。而第三区间,我们的付出率增加了 30 分,才能使回报率增加 10 分。
回想一下我们过往的学习经历,总能发现有不少事情刚开始做的时候很有成就感,因为入门很容易,尤其是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但这种现象在少数经历不够的人眼里,就会误以为成是自己很厉害,在这些方面很有天赋,从而沾沾自喜,更有甚者还因此停止继续学习。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世界上还有成千上万自以为是因为自己聪敏过人才能轻松达到 60 分状态的人。然而,这一行业的蛋糕总大小是固定的,60 分的水平毫无疑问只能分得小小一块的蛋糕。成千上万的人来分这小小一块蛋糕,能尝着蛋糕的滋味吗?
但从 60 分开始,付出与回报的比例就发生了改变了。
首先一个就是你每想得到一份回报,就得比之前付出的更多。其次,在这一阶段,方法很重要。而当你好不容易做到了 90 分,想要再继续往上发展时就又是另一番体验了。在这一阶段你可能会有付出了很多,不仅看不到进步,反而感觉有下降的趋势。这一阶段更多的是考验心态。前面两个阶段遇到疑问或许还能在别人身上找到答案,但在这一阶段,往往都需要自己不断地去试错以寻找答案。
还有一个需要跳脱出来的陈旧思维就是:我们总是在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其实我们追求的根本不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是痛苦和快乐的平衡。当我们在谈论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时候,我们在潜意识里就将工作等同于痛苦,将生活当作是快乐。然而,我们都知道,工作不全都是痛苦,生活也并不充满快乐。但这种错误的意识一旦根植于我们大脑深处,那就有可能会对日后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了。而解决的办法,无他,主动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是也。
第三个除旧思维就是喜欢给自己或他人贴标签。
但是贴标签这一行为其实怪不得人,它是人的天性之一。我们普遍认为贴标签有助于人们对抗恐惧、抱团竞争与社交。同时贴标签的负面作用也有三个:导致行为消极、引起焦虑与阻碍深层社交。
既然贴标签是一个这么不好的行为,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呢?首先还是要先从自己做起,我们就得克服自己给他人贴标签的毛病。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社交中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来做到。万一自己被他人贴上了标签,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想法,但我们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在平时就得多了解自己,只有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才能自动忽略掉那些他人贴给我们的错误标签。同时,针对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我们还得多从自己身上找找这一标签的反而事例,进而让自己在潜意识里否决掉这个标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