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忧郁》作者安德鲁所罗门——一名重度的忧郁症患者。
我不是一名心理学家,但我有幸翻开这本书,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注视着一个蜷缩在黑暗中的笔者的人生。
那不只是纸张累成的书籍更,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常人无法理解,也无法踏足的世界。
空气中凝结着黑暗,寂静的风仿若飘散的烟尘,吹入令人窒息的囚笼。无尽的深渊中只有孤独的影子被无限尘封。
安德鲁所罗门,他是向往阳光的黑暗者,却在忧郁中走向情绪的缺失、情感的自缢。然而所幸,他没有选择与黑暗同归于尽,而是成为一名真正的坚强者,握起沉重的笔杆,用一种比死亡更令他不安、狂躁的方式在纸页上深深刻画着他狼狈不堪的心灵。书写、回忆,这些似乎简单的事情,于他而言,充满着紧张、烦躁、痛苦,以及深深的悲伤。
事实上,安德鲁所罗门的故事,简单却又令人无措。
从在美国读大学时的轻度忧虑,学成后同好友一起的愉悦,风雨中对一切事物极度的厌恶,再到母亲得卵巢癌去世后,与自己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女友分手。所有的一切,都在他对家庭的渴望中极为完美的破碎。
幸而年老的女心理分析师给予了他良好的治疗。但不幸接踵而来,女心理分析师的退休成为压弯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麻木,狂躁,拒绝一切。生命依旧存在,但他似乎丧失了所有。不会说话,不会行走,不会思考。生命失去了热情,他成了无法迸裂的爆竹,不可绽放的烟火。
他不想坠入深渊,却又无法拒绝黑暗。但他依旧在努力挣扎着。他以一种似乎已经扭曲的方式,缔造着在他人眼中惊异万分的奇迹。但安德鲁所罗门从不想缔造传奇,他只是在努力给自己,同时也给他人一个或许会成为泡影的希望。
一切似乎不合常理,但一切也似乎有着难以抗拒的推力。
安德鲁所罗门——伟大的痛苦者,不屈的抗争者。
即便他忧郁,沉闷,深陷泥淖,无法自拔。但他依旧用承载他痛苦的笔告诉所有人:他不会走向死亡,他终将迎接新生。
深层的宁静,平静到麻木,忧郁演化出粗砺的手掌,握住他的心脏, 将他推入另一个深渊,却也让我的心灵,为他而感到深深的震颤。
安德鲁所罗门的故事理应引发现带人们的深深的思考。生活节奏的加快,科技混乱的进步,纵使宗教的信仰教导着人们爱与被爱,但现代式的思维加快了社会的忧郁化。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治疗忧郁的方法,武断地给病症加上了临界点,推出了药物。
诚然,它们有着不小的作用,但药物更加提升了悲伤的门槛,可笑得指示着人类的情绪 。
当你深陷忧郁,你首先面临的不是痛苦而是选择。或许你是天生的意志不坚,但忧郁最需要的不是意志,而是理智。情绪会控制你的意志,但理智会让你抉择:面对还是躲避。但当情感陷入失落,忧郁的化学作用会使你身陷囹圄,因为情感从不受理智控制。
现代社会,人们在寻找自信的过程中渐渐丧失自信,不断地,检视自己的情绪,抗拒自己的精神。血清素的减少,肾上腺皮质醇的增多,加快了忧郁。
这不是主要的原因,或许,我们会明白——最沉重的忧郁,都来自于当下,那些无法忘怀的、经过美化后,令人遗憾的过去。
时间会抚平伤口,也将埋葬黑暗。人们在对那虚幻的光明的无限追求中逐渐堕落黑暗。但真正的坚强者永远向往着光明。
沉默的风暴席卷着,但我们坚信那只是光明之前需要迎接的一个玩笑。
我怀着深沉的痛楚,亦含着无尽的希望,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为安德鲁所罗门献出自己最后的,也是最为真诚的祈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