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气血与经络

气血与经络

作者: Sophie_Lyk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22:54 被阅读14次

    第二十二节-气血关系异常课程总结

    一气与血正常关系

    1.气为血之帅

    ①气可行血

    ②气可摄血

    ③气可生血

    2.血为气之母

    ①血可化气

    ②血可载气

    二.气与血关系异常

    1气虚血瘀

    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组的病理状态,例如心气不足,行血无力而致血瘀-冠心病

    2.气滞血瘀

    因气的运行郁滞导致血液运行障碍,进而出现血瘀。多因情志郁结,气机阻滞而致而血瘀

    3.气不摄血

    气虚不足,统摄血液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致出血,常见于紫癜,便血,崩漏等

    4.气血两虚

    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常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心悸失眠,肢体麻木等

    5.气随血脱

    血气随血液的流失而急剧的散脱,形成了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6.血随气涌

    血液随着气向上涌动而涌动。例如"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第二十一节-血的失常课程总结

    血虚

    一含义

    指血的生成或消耗太过,致机体机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二原因

    生成不足,多由于后天失养所致,

    消耗太过,如失血,常由于崩漏,流产,痔疮等引起;久病慢病消耗

    三.表现

    头晕目眩,视力下降,面色萎黄,神失所养(表现为失眠多梦),月经异常

    血运失常

    血瘀

    一含义: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

    二原因

    气虚-推动无力

    血寒-血寒而凝

    出血

    一含义:血液不循常道,溢出脉外

    二原因

    热邪入血-迫血妄行和损伤脉络

    气虚-固摄无力

    瘀血-瘀血内阻,血不归经。第六节-气与津液,津液与血的关系课程总结

    一.气对津液的关系

    1.气可生金津

    气充足时,脏腑机能正常,则人体产生津液的功能正常

    2.气可行津

    气推动津液的循行

    3.气可摄津

    对津液有固摄的作用

    二津液对气的关系

    1.津可化气

    津液充足则脏腑机能活动正常

    2.津可载气

    津液是气的载体

    具体理论体现:"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三.津液与血的关系。

    血与津液均是周流于全身的液态物质,同源于水谷精微,在运行输布的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转化。血在脉内,津液在脉外汗在体表,津,血,汗互为同源。

    第三节-血课程总结

    一含义

    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所化生的红色液体在脉管与心脏闭合的循环系统中,环周不休地流动着。

    二.生成

    1.脾胃:气血化生之源

    2.肺:气化,净化

    3.心:心中阳气将营气,津液气化为血液

    肾:精血互化

    三.循行

    参与的主要脏腑:

    肺朝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心主血脉

    四.作用

    1.营养作用(营气)

    2.滋润(精液)

    两者共同构成濡养作用

    3.运载作用(如血能载气)

    气血与经络 气血与经络 气血与经络 气血与经络

    气血津液第四节-津液课程总结

    一、含义: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二、生成

    1、 足够水液摄入

    2、 以脾为主导的作用下,小肠分清别浊,大肠主津,在肺中宣发,肃降,以三焦为通道输布于全身。

    三、输布

    1、 脏:肺、脾、肾(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为中间环节

    2、 腑: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胃)

    四、作用

    1、 滋润

    2、 营养

    3、 运载作用:运载代谢产物

    五、津与液的区别

    津    质地:稀、薄    分布:分布于皮肤、肌肉、孔窍

    液    质地:稠        分布:分布于关节、脑、髓

    当出现病理状态时,会伤津(易治)或耗液(难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气血与经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rn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