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水如天如水 古今小茶馆 2023-01-14 07:59 发表于山东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古今小茶馆
一杯香茗,几个知己,一段历史,几度回忆!
13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萧何和刘邦是老乡,名副其实的“铁子”。
刘邦还是平头百姓的时候,经常惹是生非,多亏了萧何从中周旋,才得以逍遥自在。
后来刘邦当了亭长,更是得到萧何的协助。
刘邦被征发去咸阳服役,萧何给了他五百钱作资费,相当大方。
萧何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刘邦攻破咸阳,别人都去抢金银珠宝,他却把秦朝所有书籍,地图,法律文献收藏起来。为以后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朝建立,刘邦论功行赏,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他为酂侯,给他丰厚的赏赐。
其他人觉得不公平,向刘邦提出异议。
刘邦说:“你们听说过打猎吗?你们只不过是冲锋陷阵的猎狗而已。
而萧何才是背后牵狗的人。功狗和功人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封赏完毕,对功臣进行排名,有人提议能争善战的曹参应该派第一。
刘邦觉得给萧何封赏最多,不能再把他排第一位。然而关内侯鄂君提出不同看法。
他认为曹参虽有点功,只不过是一时的事情,而萧何的贡献无人能及。没有萧何就没有巩固的后方,这是其一,
没有萧何就没有充足的粮草,这是其二,没有萧何,就没有充足的兵源,这是其三。
关内侯问汉高祖:“试问,满朝文武有谁能比得上萧丞相的功劳?”
刘邦听罢,点头称是,于是把萧何排在第一位。这也为萧何与曹参的不和埋下了伏笔。
尽管刘邦对萧何评价很高,但仍然对他不放心。
刘邦在前方攻城拔寨,萧何在后方给他提供粮草。
刘邦多次派人来慰问,看上去刘邦对萧何很关心,其实是对萧何放心不下。
为了打消刘邦的顾虑,萧何让家族中所有能打仗的青壮年都上了前线。刘邦这才没放下心来。
另一位为大汉王朝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韩信,越来越嚣张跋扈,竟然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
萧何筹谋划策,帮吕后诛杀了韩信。为此,刘邦封他为相国,封地五各户。
很多人都来庆贺,唯独召平唉声叹气。
萧何问召平为什么叹气,召平说:“功高盖主是很危险的,我劝你早做打算。”
萧何听了之后,吓出一身冷汗。冷静下来之后,他决定把自己的所有家产充公,当做军费。
刘邦得到消息非常满意。
后来黥布反叛,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他几次派人来询问萧何在做什么?这明摆着是不信任。
为了消除刘邦的疑虑,萧何开始大量购买土地,放高利贷搜刮民财,闹得民怨沸腾。
刘邦收到状纸,反而高兴地说:“萧丞相真是利国利民啊。”
萧何在弥留之际,汉惠帝前来探望,问他有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当时萧何已经不能说话。
汉惠帝把他心目中能担当大任的名字一一报上名来。萧何一点反应都没有。
当他听到曹参的名字的时候,睁开了双眼,冲汉惠帝微微点头。然后溘然长逝。
曹参曾经为排名的事,一直怨恨萧何,没想到萧何会提名他当丞相。他被萧何的正直所折服。
就任丞相以后,一点都没有改变萧何制定的政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萧规曹随”的由来。
水如天说: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领导身边的红人,看上去风光,其实也是危机四伏。
如何能左右逢源,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
像萧何在波峰浪尖上讨生活,却能闲庭信步,游刃有余,最后能善终者,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在职场上拼杀的诸君,不妨向萧何学习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