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一个晚上,老胡独自在路灯下摆摊,卖明信片。
少女出现了,她穿着校服,模糊的路灯下映出嘴角残余的“饭粒”。她说,你的明信片很好看,好想给远在尼泊尔的朋友寄过去,可是我没有钱买。这一听就像是骗子,可是老胡却相信了,可能看少女的穿着打扮不像是坏人。
老胡说,那我送你几张明信片吧,你有几位朋友呢?
真的吗?我有十二个尼泊尔的朋友,是我在那边做义工的时候认识的。
老胡让少女挑选喜欢的明信片,13张,多的一张送给少女。他们正聊着,城管来了,老胡只好在他们的执法任务下收摊离开。少女和城管争执了几句,无果。为了表示感谢,少女邀请老胡去她家做客,并为那12张明信片画上尼泊尔朋友的小像。
老胡也答应了。少女家的门打开后,门后的妈妈有些惊讶,却马上恢复平静。少女带着老胡去了房间画画,妈妈送上水果,再也没有打扰她们。
在光线明亮的房间里,老胡才看清少女脸上的“饭粒”其实是一颗唇钉。这颗唇钉背后的故事也很动人。
少女家境优越,上的是国际学校。高一那年,她突然想打颗唇钉。几十块钱,一阵疼痛,换来了嘴上那颗圆圆的小唇钉。校长发现后勒令她取出,少女拒绝了。没办法校长只好以喊家长和退学想威胁,这就是老师们的两大法宝。妈妈和校长说,我的女儿又没犯法,她想打唇钉那是她自己的事情,我很支持她。
于是少女和校长各退一步。在升旗,开大会等严肃场合,少女必须将唇钉取下,其余时间不干预。
如今,少女和老胡相识了三年,且常相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