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作者: YJLghdikdb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10:33 被阅读0次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等。

《春望》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三、诗歌鉴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试从抒情方式和表达情感上评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的妙处。

答:诗人在这里运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表现出诗人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情怀。

(2)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好在哪里?

答:“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

相关文章

  • 2018-05-17

    望春门街望春树 望春树开望春花 望春花开香怡人 人在花下静望春 春去春来花开勤 人生易老难驻春 花落花开得望春 人...

  • 春 望

    望春 百花生 百鸟鸣 春望 人来往 暖阳生 春天里行走 生机无限 望 春 春 望 望 望 旺 旺 云端一梦 望 春

  • 春望

    文/静话心是 墙角黄梅花开好 桌上一个红得诱人的大苹果独自等待 自成风景一道 三番两次望而却步 躲在角落里巴望着 ...

  • 春.望

    城阙高阁览青山, 鸢南沂北雨浥尘。 千里草堤漫城郭, 谁人不知燕归来。

  • 春望

    春来了么 立在梅花的枝头 还是藏在人们脱去的 臃肿的衣裳 一排排垂柳 在东风的怀抱中婀娜顾盼 麦苗发出绿油油的光 ...

  • 望春

    —— 愿相思、化成树,两相望、长相守。 乍暖还寒时候,痴怨春风料峭,盛夏多葳蕤。晃眼秋蝉寂寥,黄花满地,...

  • 春 望

    春天总是那样的多情,每一个开端,每一个结局,每一个欢笑,每一个悲伤,每一个重逢,每一个离别,好像都定格在春...

  • 春望

    《春望》 三月青苗处处栽 吾家菲阳初长开 入骨相思知何解 夜半入怀好梦来 戊戌年二月初二 • 携小女游村 准备了...

  • 春望

    清风拂面,百花香;莺飞草长,自难忘;相濡以沫,一生伴;杯盘狼藉,各自欢!

  • 望春

    楼前遥望满园春, 东风梳柳细叶新。 未览桃红闹喜色, 已至清明热煞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ul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