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旧概念与新环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读《旧概念与新环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作者: 田丁 | 来源:发表于2017-07-26 10:40 被阅读0次

            时隔半年,我还是忍不住来小记一下《旧概念与新环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加】梁鹤年著  2016年8月第1版)。

            正式记述之前,我先说颇有印象的几件事。一、最近40℃高温,却常有不能在这个夏天“冻死”在办公室的担忧。 原因只是办公室是“会改办”(物业接听电话者的专业称呼)的,各办公室出风口不一,十几间办公室的空调只有一个总控在物业那里。要保证每间办公室都不热,有的办公室温度就得低。

            二、公公婆婆曾经打算来和我们一起小住一阵,但没几天,他们便决定打道回府了:你们天天早上像打仗样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赶去上班。我们帮不了什么忙,更不习惯也受不了这节奏……

            三、广州近期发布了一个方案,提出“租购同权”,当然前面还有一个条件“符合条件”。别,别管什么“条件”,就这提法反正是引爆了兴奋点。

            再回到《旧概念与新环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本书。本来我是从没想过自己会读城市规划这方面书的,但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春节期间,浓浓的乡情更是引得我想找些资料去看看今天的农村、看看专家们指出的农村的出路。遗憾的是,我的视野太窄,心又太急切,看到的切实可行的想法很有限。(社会的变化岂是容易一眼看透的!)欣喜的是,我几乎是自然而然地遇到了这本书。因为作为一个外来人,我一直在寻找与城市的连接点,试图追问出城市的意义。 不得不承认,首先吸引我的其实是一些哲学观点(旧概念)的介绍,我好奇于一位城市规划者何以对哲学有如此深入的研究:从柏拉图的“恒”到奥古斯丁的“性恶”到亚里士多德的“变”到阿奎那的“普世价值”到古雅典的“民主”到经院派与“公平价格”到笛卡尔的“天赋理念”到洛克的“自由”。每一点都条分缕析,让人不由自主并深以为然地追随、回味。在这里,哲学通俗、简洁、有趣。比如,有这样一段要说明“真正的包容就要接受包容性的争论,让少数分子有机会向政策(包括决策的程序)挑战”,说起“阿拉伯人和他的骆驼”的故事,形象阐释了“包容”岂不就是“性恶”夺权的包装。            好吧, 但就哲学来说,这本书还算不上什么,令人深思的是“古哲的思维如何帮助我们借宿现代城市现象和实践现代城市规划,并以此为参照去重新思考人类聚居的意识和意义。”对“新环境”的思考,太好了,这种超越技术的形而上的探索,至少正中我怀:城市究竟有什么好的?!这几天回老家转悠几天的老妈就说:现在在农村住也是很舒服的,老房子前改造了个藕塘,养花种菜弄闲田,鸡鸣鸟叫狗撒欢……

            最最令我心生敬佩的是书中的大胆与谨慎共生,自信与谦虚齐飞。“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说的就是这样的文思吧! 文章每一章节都从西哲说起,但每一章节又都有中国先贤回应,并共同指向当前城市规划。这让整个阅读充盈着强烈的文化自信。现代城市基本是以西方城市为范式,是在西方文明指引下规划建立起来的,但“人家已不能自拔,我们又何必自投罗网?”跟着作者,在古哲的导航下,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好像是回家”,可以看到未来“隐约的轮廓”。然而作者说这只是自己的“尝试”。真相呢?“城市人”理论建设任重道远。

            最后想起一个关于此书的插曲:今年三四月份吧,偶然在一领导朋友圈里看到一篇转发的文章,好像是外省某院校一位中层的“力作”,也是城市规划、城市人云云,仔细一读,分明就是梁书的翻版。忍不住在领导朋友圈下评论文章观点的出处。言出后总觉得有嘚瑟之嫌,不免自责愧疚。直到再见到那位领导,当面说清对此书的喜爱,方才释然。

    读《旧概念与新环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旧概念与新环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un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