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时节,孩子们的指尖轻轻抚过书脊,不必依山,无需傍水,有书为伴,与友相约,思绪流露脸庞,灵魂感悟真谛,享受静逸的读书时光。
遇见一本书,遇到一群温暖的灵魂,一个情节,一段文字仿佛带着旋律撞击心头,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乌丢丢的奇遇》这个优美而又忧伤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已经读得不止一次,这本书美在意境,让人意犹未尽,美在诗歌,让人留连忘返;忧在情节,让人动情不已,忧在结局,让人不忍直视。孩子们读书感受也许相同,关注点有所差异,这本身也是一种遇见。
有的孩子关注书中的两个主人公乌丢丢和吟痴老人,他喜欢懂得用爱回报的乌丢丢,也喜欢吟诗作乐又不乏童心,富有智慧的吟老。有的孩子关注书中的诗歌和情节,她认为章节前的诗歌像一根无形的丝线串联着童话细节,认为乌丢丢因爱获得了生命,为爱献出了生命。
恰逢老师安排《好书推荐》的作文,孩子们我手写我思,我心抒我写,成文如下:
下文为申宸哲所作: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它的名字叫《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的作者是金波爷爷,他可是写过好多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影子人》、《蓝雪花》等。
为什么我要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呢?因为书里面有我喜欢的两个主人公,他们分别是乌丢丢和吟痴先生。
我们先来说一下乌丢丢吧!你肯定想不到,他可是被布袋爷爷丢失的一个小木偶的一只小脚丫,后来被一个叫珍儿的小女孩捡到,才有了身体,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都叫他“独脚大侠乌丢丢”。过了不久,他又闯进了吟痴先生家中,带给了吟痴先生快乐。他淘气、善良,最终懂得用爱回报别人。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使得他懂得用爱回报别人呢?请大家打开书看一看吧!
接下来,我想说说书中的吟痴先生。他是一位亲切、善良的老人。他喜欢作诗,每天都会作各种各样的诗,可他总对自己的诗不满意,他的诗被诗篓子“收藏”了。你想知道他吗?请读读书吧!
我希望大家一定要读读这本书,一本告诉人们懂得用爱回报大家的书。
下文为武雨桐所作:
这本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它就是金波爷爷写的《乌丢丢的奇遇》。读完这本书,你会被他有韵味的诗歌所吸引,你还会被乌丢丢的爱所迷倒。不信,你随我一起看!
这本书我已经读两遍了,起先并没有注意到故事前面的诗句,在我读第三遍时,我才发现了这些诗句有一个特点,每一章节起始诗的最后一句是下一章节起始诗的第一句,这样反复,总共十四个章节,这些诗句在尾声再次出现,他们变成了一首诗,这首诗也有十四句,和乌丢丢经历的事情紧密相连。十四行花环诗隐含着乌丢丢奇特的遭遇,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韵律。
这本书充满了真爱和情感。口袋爷爷给了乌丢丢生命,珍儿给了乌丢丢身体,吟痴爷爷给了乌丢丢智慧和爱,七姐妹套娃给了乌丢丢爱情……乌丢丢给了口袋爷爷快乐,给了珍儿陪伴和一只健康的脚,给了吟痴爷爷美好的回忆……最让我感动的是第十四章,当乌丢丢回到珍儿的家时,他发现珍儿的脚更跛了,珍儿妈妈的身体更虚弱了,珍儿的妈妈需要一个健康的女儿来支撑这个家,他就把自己温暖的身体贴在那冰冷的扭曲的腿上,把自己的热量一点一点地给了珍儿,他和珍儿的生命渐渐地融合在了一起,他使珍儿拥有了健康的脚。每每读到这里我都心跳加速,汗毛惊立,满眼泪水。
品读这本书吧,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地感动,一样地回味无穷。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读《乌丢丢的奇遇》一直盘桓在脑海的问题。生命的存在,形式并不重要,无论是“独脚大侠”,还是“乌丢丢”,甚至失去了躯体的“小脚丫”,他都因为被爱而获得了生命,更因为用爱去回报而使生命更美丽。
爱像空气、阳光和水,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爱给我们带来生命,还带来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爱的信念。爱可以带来生命,也可以为爱献出生命。
是什么样的奇遇让乌丢丢懂得用爱回报生命?是布袋爷爷的给予呵护,是珍儿的善良照顾,是诗篓子的提醒扶助,是吟老的淳淳教导,是逆行蝴蝶的意无反顾,是芸儿的纯真执着,是雕刻家的追求完美……是乌丢丢的最初向往,人生本真。
乌丢丢本是布袋爷爷耍木偶戏的小木偶“独脚大侠”,布袋爷爷给他了最初的生命。
独脚大侠表演时弹跳自如,腾云驾雾,孩子们看直了眼睛,笑声掌声不断,盼望着他再来,可是他却和布袋爷爷失散了。
善良的珍儿收留了这只没有身体,没有头,没有嘴,会说话的小脚丫,珍儿跛足行动不便,拄着拐杖帮小脚丫找布袋爷爷,像小姐姐一样照顾她,把小脚丫安在了她的生日礼物丑娃身上,他的眼睛开始转动,手臂开始挥舞,他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
他很想念布袋爷爷,于是他在珍儿生日前一晚不辞而别,误打误撞跳进了因诗如痴如醉的吟老家。老诗人孤身一人,整天以诗自娱,生活在回忆当中,他满屋子的书和收藏品件件都有温馨的故事。
在吟老家里,他认识了以诗为伴,因诗而荣的“诗篓子”,结识了陪伴吟老度日感受他的气息和灵感获得了生命的收藏品:有吟老爸爸亲手雕刻,愿当一家之主的樟木老头儿,有吟老小时候央求一路,哭泣求得,样子奇特的“人祖猴”,有身穿京戏戏装,手举大刀,嘴里呜哇呜哇的鬃人,有母亲遗留的一管洞箫,也有他小时稚拙的绘画“蝌蚪人”……尤其是认识了皮肤白白,大眼晴,跳着轻盈舞蹈的可可七姐妹,他从可可的眼睛里感受到了一股暖流流进他的心田,他第一次明白了快乐的感觉,也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当他听到吟老说“珍儿给了你爱,你要懂得用爱回报”的话语时,乌丢丢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是他作为人以后,在吟老的启示下第一次思考这么重大的人生命题。他不禁想起了布袋爷爷、珍儿、还有珍儿妈妈,布袋爷爷赋予了他最初的生命,珍儿和珍儿妈妈给予了他完整的身体,他们就是乌丢丢的亲人。
吟老既像乌丢丢的长辈,又像乌丢丢的人生导师,他告诉乌丢丢,感情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心里有了感情,才能和世界相处,才能和人交流,才能享受生活。他和乌丢丢一起远行去寻找爱,开启了一段美奇妙的旅程。
遇见蝴蝶逆风而行~感悟友谊忠诚
蝴蝶不惧风暴,执意要与蔷薇花赴约,婉拒吟老的救助,无视乌丢丢的担忧,她坚定 “对自己所爱的人,就应当靠自己的力量来到她身边”的信念,即使被风吹散,灵魂化作远方河面上漂浮的白帆,也要去寻找她的蔷薇花。
乌丢丢从逆风的蝴蝶身上汲取力量,开始有了一颗真正的心,听从身体心里发出的声音,要走到爷爷和珍儿身边找到真爱,就是变成一片叶子,一阵风,也要飞到那儿。
乌丢丢长大了,他的内心世界日渐丰富,心里涌动着亲情。
遇见芸儿种鸡蛋花~永葆童心可贵
芸儿不惧嘲笑,执着地种鸡蛋花,她的想象如潺潺流水,想象着鸡蛋花黄白相间,悄悄地请老母鸡帮忙。当面对破土而出的嫩芽,人们的心灵不再苍白而僵滞,而是柔软又温暖。与其说鸡蛋发芽开花,不如说芸儿心中那朵的美丽的想象之花已然开放。
鸟丢丢从芸儿的想象和行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光芒,芸儿把一颗奇特的种子播种在了乌丢丢的心里,让他童心不泯,不管再过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仍然保持纯真。
乌丢丢越来越有了人的思想,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人是多么的幸福。
遇见草上飞和蘑菇人 ~明晰生命意义
草上飞不惧无脚,战胜了有脚的蜥蜴,却输给了一只脚的乌丢丢。乌丢丢不再以独脚大侠而自豪,他觉得自己不够完美,觉得自己应当有两只脚,渴望像人一样用两条腿走路,他因为自己只有一只脚而感到非常的遗憾。
蘑菇人无惧风雨,风雨来临时变成一把把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的伞,自己却化为碎片,最终蜕变成一个有心的蘑菇人,用爱心去爱护他们的家——树林。
乌丢丢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怎样度过,怎样活出人生的精彩。
遇见雕塑师和少女石雕~追求完美与理想
雕刻家用双手把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给了一尊少女石雕,并把她当做自己永远的恋人,可是她的一只脚却被凿掉了,雕刻家给她复制了好多双脚始终不能满意,雕刻家认为,如果不能完美存在,就完美地消失。他为了避免大家对她的亵渎和羞辱,和被凿掉一只脚的女神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少女雕像因爱永生,与雕塑家携手飞向远方。
一天天的奇遇,一天天的成长,乌丢丢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人,他变成了有爱心的孩子,他的胸膛跳动着一颗人心,他已经有了将自己的小脚丫给予石雕少女的心思。
这只小脚丫起初无脑无心,只会也只能蹦跶,怎么也停不下来,没有目的和方向,完全是脚的行为,没有脑的指引,没有心的驱使。
他坚持内心最真诚的感受,带着勇敢与梦想,带着率真与畅快一路向前,用脚步丈量世间的温度,忠于人生本真,倾听自己真实的声音,唤醒最初向往,面对自己真实的梦想,温暖人生的每一次相遇。
这只小脚丫渐渐地有智慧会思考,站在布袋爷爷的墓前,他会思考的头脑和会感动的心让他感到了加倍的悲伤。回到珍儿的家,他会思考的头脑和会感动的心让他感到了健康的重要。
他想到了死并不可怕,那只是每个人的归宿,人死了还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人们在记忆里还爱着他。就像布袋爷爷活在孩子们记忆里,石雕少女活在了雕塑家的记忆里,吟老母亲活在吟老的心里,可人活在了吟老的诗里,活在了吟老美好的记忆里。
最后,小脚丫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他紧紧贴在了珍儿冰冷的扭曲的脚上,把自己的体温、力量一点儿点儿地给了那只残疾的小脚丫,他在慢慢地消失、融汇,但他感觉到轻松和愉悦,因为他变成了珍儿健康的脚,他们生命的融合,使珍儿拥有了轻快的步履,使她的生命状态充满了朝气。
人生本就是一场奇遇,即便没有登过险峻的高山,没有追过猛烈的狂风,普通的人生路上也会遇见许多人和很多风景。遇见的人,也许是匆匆过客转瞬即逝,也许是同路知己彼此珍惜。遇见的风景,也许匆匆一瞥便唤醒彼此,也许终不能见便须臾过往。所有的遇见,最终都成为了自己,其实人生奇遇,最终遇见的是自己,身后深浅不一的痕迹驻就了人生的印记。
2020年10月4日晚成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