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提到一句话很有意思:
“穷人思维对我们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希望用时间换钱。”
常见的例子有:
1、买东西花了几个小时货比三家,省下来却是只有几十块钱;
2、为了免费得到价值没有多少钱的东西,而彻夜排队;
3、愿意花几十个小时在没有任何成长性的工作,假期却不愿多花一个小时充实自己。
到底这种“用时间换钱”的想法是怎么造成的?该如何改变这种思维方式?
穷人量入为出,富人目标导向
一个穷人遇到上帝,他向上帝抱怨他自己一无所有,富人却能不劳而获。
于是上帝到镇上找来了一个富人,并且拿走了穷人和富人的所有的财富,对他们说:
“你们两人现在都是一无所有,我给你们一人一座矿山,半年后看看谁比较有钱。”
说完上帝就离开了。穷人和富人都带上工具,开始上山挖矿。穷人因为多年贫困锻炼出强壮的身体,于是第一天就挖出了很多的矿,带到镇上去卖,而富人体能稍微差些,挖的矿只有穷人的一半。
不出一个月时间,穷人生活已经得到大幅地改善,开始贷款买房和买车,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三个月后,他发现镇上的矿石价格开始不断下跌,他开始每天增加工作的时间,但即使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他采的矿石仍然不足以支付自动自己的贷款。
当穷人再也付不出自己的庞大的贷款利息时,他决定去找富人,想一探究竟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再次遇到富人时,他非常的惊讶,因为富人早已经恢复了过往的财富,甚至赚的更多。
于是穷人向他请教是如何办到的。
富人用钱换时间,穷人用时间换钱
“我的目标时如何在半年内,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富人缓缓地说道。
原来,富人从第一天,就已开始熟悉矿山地情况、矿脉地含量和品质,招来专家鉴定,他很快地就找到专业矿业公司合作,并且开始进行大规模地开采,也靠着将矿山所有权抵押给银行,获取资金,买下附近地矿石冶炼厂地所有权,让他地矿业有机会进一步增值,而且新成立了公司,也准备让股票上市。
“我过去并不熟悉矿业,这半年来也遭遇了各种困难,但是我每天都在扩展在这个产业的人脉,以及设法去获取资金和资源。也曾经有好一阵子资金一直处于短缺状态,现在终于稳定了。”
“为什么他有矿山的所有权,我却没有?”穷人懊恼地质问上帝,
“因为他问过我,但是你却没有问啊。”上帝回答他,其实穷人也有矿山的所有权,但是他从来没有开口问。
同样的一座矿山,穷人只想到用自己的双手去挖,没有思考其他任何的可能性,当遇到困难时,他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工作更长的时间。但是富人思考的却是如何达到获得最大的效益,他并不是只考自己的力量,而是寻找各种可能性,包括专业的挖矿团队、依靠矿石冶炼厂、依靠银行财团,甚至去依靠上帝。
每个人都拥有最平等的资源,就是时间,时间可以换到金钱,但是如果没有更进一步为自己的时间增值,那么永远只能停留在穷人的思维上。不只是金钱,量入为出的问题,即使到了创业和职场上也是一样的。
创业和职场上遇到问题时,你是量入为出,还是目标导向?
第一种方法,量入为出先考虑自己的能力范围,再考虑该如何做到最好?
第二种方法,目标导向先考虑怎样做到最好,才去想到自己需要什么资源?sdaews
职场上的大多数人属于前者,但是原本100分的事情,因为自己的能力只有20分,所以即使拼了命也只有20分的成果。原因通常不出这几种:
“不好意思麻烦别人…”
“我不知道可以问…”
“我以为不能这样做…”
最后就只能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然后抱怨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价值。
在创业上通常也是:
“没钱!”
“没人!”
“没资源!”
但是哪个创业刚开始不是没钱+没人+没资源?
如何避免量入为出的陷阱?
避开这种量入为出的陷阱,不单是只有目标导向,我觉得要理解两件事:
第一,不是资源的不对等,而是价值的不对等
很多人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因为他们认为别人是满手黄金和满手好牌,自己的手上只有垃圾烂牌和压力。
事实上,你受伤的垃圾,可能是别人的黄金,可以换给别人。
你认为的黄金,对于别人也可能是垃圾,可以很轻易地换给你。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尤其是经济学家)假设世界资源是有限的,有些人则认为这个世界是有无限的可能性。
第二,不是时间很值钱,而是你没交换
任何交易会成交,一定是双方都觉得有赚到,而不是有一方是傻瓜。即使对方觉得你是傻瓜,但也许你仍是赚到。那为什么有人还是觉得没钱没时间呢?
90%的原因是你根本没去做正确的交换。
每个人都同样只有24小时,金钱买不到时间,这并不代表时间无价,这样说你也许觉得自己时间还是有些价值。其实如果没有交换,你的时间根本就是一文不值。
格局商学院 王沿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