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这是一个发生在一百年前的故事。
01 南极登入
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实现了当时地球上所有探险家的终极梦想——登入南极。
当时有两个探险团队打算完成这项创举,一个是正是阿蒙森团队,另一个是英国的斯科特团队。
他们出发的时间基本一致。1911年10月,两只探险团队都在南极圈的外围准备完毕,几乎同一时间发起了最后的冲刺。
两个多月后,阿蒙森团队率先到达了南极点,插上了挪威国旗。而斯科特团队直到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整整晚了一个多月,这意味着什么?
02 冒险与准备
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作为探险家,不光要到南极点,还要活着回去。阿蒙森团队率先到达南极点之后,他们又顺利地返回了南极圈外的基地。
斯科特团队终究没有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由于返程途中环境极度恶劣,他们最终全部牺牲在了冰雪之上。
虽然没有获得最终的荣耀,但斯科特依旧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南极探险家,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也因为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个团队天差地别的结局?
一、物资是重要的一环
阿蒙森团队从头到尾只有5个人,却准备了物足足三吨的物资。而斯科特团队一共17人,却只有一吨的物资。
1吨物资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不犯任何错误,顺利地走完来回所需消耗的物资水平。应该说,斯科特团队当时就做了精确的测算,希望最低水平地减少路途载重所带来的消耗。
但问题就在于,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的不是精确,而是足够应对错误和损失的空间和余地。
对于任何带有创新性质的工作来说,容错的弹性和张力,是必须要付出的成本和担当。
二、工具是成败的关键
斯科特团队有更多的钱和设备,交通工具包括机动雪橇、马和狗。但是斯科特的方法过于复杂,他自己也不止一次说起过自己是“混乱的船队”,而且更重要的是马虽然强壮,开始的时候走的很快,但马容易出汗,无法耐寒,实在不宜在寒地劳作。
而阿蒙森团队选择的交通方式非常简单:就是狗拉雪橇。他专注于找到最好的狗、最好的训练狗拉雪橇的人、获得最好的训练,最后这些狗狗们为团队的顺利到达提供了最好的助力。
所谓的高人,很多时候只是把最合适的事情做到极致,简单往往最有效。
三、自律是决定的因素
阿蒙森团队的成功经验,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行进30公里。
而斯科特团队则相对任性得多。如果天气好,他们就大幅前进50-60公里;如果天气不好,则呆在帐篷里,烤烤火聊聊天骂骂娘,1公里也不出发,就这样随心所欲走走停停,最终走向失败和死亡。
重要的不是一时做得最好,而是持续做到最好、保持领先的坚持和耐力。
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03 成功之道
阿蒙森团队于1912年1月25日返回营地。这个日子和他3年前计划好的归程一天不差,这也许是巧合但一定是奇迹。
后来有人评价阿蒙森的成功是因为好运,他回答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你必须要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如果遇到了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避免。成功等待那些井井有条的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好运气。”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王石攀登珠峰的经历。2003年,王石以52岁高龄首次登顶珠峰,创造了国内登顶珠峰的最年长记录。冯仑评价他:“王石和我们很不一样,他极其自律。爬山过程中,我们很不规律,累得时候早早睡去,兴奋的时候爬到八九点。但王石无论状态好坏,一定准点返回帐篷,按时休息。 ”
有句话叫“若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把事情考虑清楚的同时留有余地,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保持足够的自律,这大概就是成功者的法则。
林肯有句话说得好:我走的慢,但我绝不退后。
一双大拖鞋(ID:justtodo_2019)
从普通人的角度解读世界,可能无稽,但至少努力成长
从我做起,十点睡觉,六点起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