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懈怠,总是无法进入学习状态,不过还好,总算能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期待今晚之后有所改变。
导师:陈红总督导
案例提供者:陈秀珍
妈妈陈述,家中三女一男,大女儿抱养,已结婚;二女儿出生后便送人了;三女儿今年16岁,与妈妈不能和谐沟通和相处;小儿子14岁,今年上初一,在家躺平两年。妈妈有些重男轻女,家里老人亦是此封建思想。
当下留在家里的只有三女儿和小儿子,妈妈让女儿帮忙做点儿事情,女儿多是埋怨:“为什么不让弟弟做?总是让我做!”喊她吃饭时也迟迟不上桌。我想,这是多数家庭里妈妈们都会遇到的问题吧,妈妈这时候要和女儿做有效沟通,切实走进她的心里,感受女儿的感受,让女儿感受到妈妈的爱。还要同心聆听她,接纳她的情绪,并且尊重她、相信她。当然,16岁的女儿也需要妈妈的陪伴,如何高质量的陪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陈红总督导最擅长的莫过于指导能力,她带领我们站把自己处指导师的位置上,以人为本,切莫掉在事件里。启发对方达成自己的目标,以对方为本,给予他充分的表达。我的理解是,从这一层面来讲,作为指导师,又回到了“聆听、区分、发问、回应”的四项能力上。确实要边学习边践行。
秀珍妈妈有些急躁,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个也提示我们,当事情发生,比如女儿再次抱怨为什么偏心弟弟,我们首先要让自己慢下来、安静下来,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看到女儿,聆听她、感受她。只有感受自己的感受,才能感受到对方的感受。
作为指导师,我们要时刻内观自己,不一定非要找时间去锻炼,做家务的时候、刷牙的时候都可以,当内心安定、和谐,与周围人的关系也和谐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家庭教育,只是修身的开始。当学习融入生活,或许只是万里征第一步,希望自己可以学习、生活两不误,某天真正成为启发性的家长,拥有无条件爱的能力、欣赏的能力、接纳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