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读《子夜》:明明是夜深,却又是黎明来临前的畅想(十)

读《子夜》:明明是夜深,却又是黎明来临前的畅想(十)

作者: 喜欢读书的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22-10-12 08:40 被阅读0次
子夜
茅盾

《子夜》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在面临内战纷乱、帝国资本主义夹击、同胞相疑、工农暴动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夹缝求生的故事。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代表展开描写一系列的企业发展求生的现状,同时对资本主义家的嘴脸描写得淋漓尽致。

颇有城府的吴荪甫对待工农残酷凶狠,击垮同行,桀骜不驯,却输在了帝国主义资本家赵伯韬的“经济封锁”中,最终沦为时代更迭的“大冤种”。

作者从经济发展、新旧理念、男女之情等多方面来描写当代的现状,动荡的时局、矛盾与冲突的内忧外患、保守与冒进的商场厮杀,千千万万的民族企业家“吴荪甫”的抉择,刀未开刃却处处见血,真实地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现实与“斗争”。

(“明明是夜深,却又是黎明来临前的畅想”点明了时代隐晦的背景,阅读时,全书氛围感超强,但主线部分有些杂乱,也可说是多条线索分开描写但齐头并进突出中心主题,像是一幕幕的情景剧,读至结尾,作者之格局,意犹未尽。)

内容线索解读概括:

35、直接破产或接受条件保全益中信托公司,吴荪甫一行人商定后果断拒绝赵伯韬,决定另谋出路

在酒吧的谈判中,赵伯韬提出条件,要求吴荪甫用信托公司全部财产做担保来换取三百万资金,并且分多次结清,以帮助吴荪甫各项计划的周转。

吴荪甫思来想去,大丈夫有什么失败是接受不了的呢,比起直接破产,他更倾向于接受赵伯韬的条件要求,以保全目前的资产,以待哪天东山再起,于是他将酒吧谈判的内容完完整整地告诉当初一起成立信托公司的合伙人。

没想到当初在商场是纵横四海的吴荪甫如今变成了这般怀疑自己、这般胆小的人,更没想到的是,合伙人们宁愿先前的付出投资都付之东流也不愿意相信赵伯韬。

几人商议到了最后,决定再寻人帮忙,一起联手度过危机。

36、妹妹出走,商场失利,吴荪甫焦头烂额,一筹莫展决计背水一战,杜竹斋拒绝投资

回过头来想想,从吴老太爷来沪去世当天至今也不过短短几个月,却没想到上海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初捧着《太上感应篇》的吴老太爷身边的金童玉女,也就是吴荪甫的四妹妹惠芳如今却闹得要回乡下去,她接受不了上海的“时尚”就像老太爷当初接受不了一样,这一切于她而言都太无聊了,于是,她出走了。

四妹妹惠芳的出走让吴荪甫大发雷霆,其实他的恼怒并不仅仅是因为四妹妹挑战了他作为大家长的尊严,还因为商场上的失利,那曾经让众人引以为傲、让他志得意满的纵横商场的蓝图似乎还没捂热,就已经陷入了绝境。

也不知道合伙人们的计划发展得怎么样了,拒绝赵伯韬的要求真的是一个好的选择吗?可是如今就连杜竹斋这条资金链也被赵伯韬用计封锁住了,难道他还有选择的余地吗?好罢,石英柿树,背水一战吧。

37、公债步步跌,工人节节紧逼,大势已去,遭众人“背叛”,吴荪甫意欲自杀

一个个电话打到吴荪甫的书房里,工人们始终不肯妥协,屠维岳采取了暴力制止也只能引来警察将工人们带走,工厂依旧没有如期开工。

吴荪甫心下焦灼,但还有公债场上的输赢,可是下一秒,他就知道,他输了,他以为他收买了赵伯韬阵营里的两个举足轻重的人就能赢,万万没想到会落得如此下场。

——“咳!众叛亲离!我,吴荪甫,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人的!”只是这一个意思在吴荪甫心上猛锤。
他蓦地一声狞笑,跳起来抢到书桌边,一手拉开了抽屉,抓出一把手抢来,就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胸口。他的脸色黑里透紫,他的眼珠就像要爆出来似的。

工人罢工、刘玉英双面间谍、徐曼丽给出假消息、杜竹斋反叛踩了自己一脚……他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摸着良心,他吴荪甫可从来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人啊。完了,一切都完了,他拿出抽屉里的手枪,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末了,他问医生,“丁医生,你说避暑是往哪里去好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子夜》:明明是夜深,却又是黎明来临前的畅想(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ys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