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放手是最好的教育孩子3:培育孩子的感情观

放手是最好的教育孩子3:培育孩子的感情观

作者: 山石云水树皆为生命 | 来源:发表于2023-01-27 06:44 被阅读0次

有句话是这样的:

唯一不变的是在变化。

这是运动的观点。这是客观的。

符合物理中的一切物质在运动的。

其实主观上人的观点也是在变化的。后知后觉的变化,可能伴随着人的一生的成长与修行。

这一点让人们也要学会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同时也要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里做着整合。

家庭教育学院里应该是情感和生活的培育,而不是硬生生的成绩教育。

首先让培育孩子的生存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这些才是长久的发展能力与奔跑能力。

孩子打小就让他们动起手。给孩子试错的时间和空间。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吧。

一位宝妈找到了幼儿园的园长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对园长说:

我接到孩子的时候看到孩子左脚穿着右脚的鞋,感觉很不舒服,别扭得不得了……

哦,原来是这样的:宝妈,让园长提醒保育员给孩子把鞋穿正。

宝妈没有直接面对这个问题,怕的是保育员给孩子穿小脚鞋:给孩子脸色看。

因为唯独他家的孩子脚上的鞋穿反了,也就是说,别人家的孩子的鞋都穿正确。

园长巧妙地回答:我们的老师要做陪练式的老师,而不是保姆型的老师。

做教练型的老师有培训孩子的动手能力,行动能力,以及养成孩子参与的习惯,让孩子体会到自我价值观感和归宿感。

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做陪练型的父母,而不是保姆型的父母。

做陪练型的父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并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培育孩子的长期的有效的价值感并带来了无穷的自信。

做保姆型的家长即累坏了家长自己,又破坏了亲子关系。因为这样的家长总是控制操纵孩子。

“我还要上班了,快点穿衣服!”家长一手拿着孩子的衣服,一边急忙地催促孩子。看那架势,可能还有揭起孩子的被子的架势……

家长指责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这样的一幕又一幕可能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上演。

家长真的剥夺了孩子的实际操作。

什么是教练型的父母?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穿鞋,系鞋带穿衣服,整理衣服的快乐的感受。

可能前期,家长要付出的多一点,在后期实际操作中家长轻松,孩子快乐。

再次让孩子要表达自己的感受。

“不要哭了,大灰狼来了!”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吞没孩子自己的表达情感的能力。

马歇尔卢森堡说:我在大学工作10多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的感受。

感受已被消磨殆尽……

“当我高兴的时候我就大声唱出来……”如同歌里唱得一样。

最后还要说的就是放弃分数教育。

在应试教育下,弱化分数教育是苍白而又无力的。

很可能让家长感觉到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

“分数是教育的命根!”

然而曾经的学霸,工作中的学渣,生活中的弱智,甚至丧失了亲情友情,被生活狠狠地扇了耳光。

上大学的孩子在假期里给家人要生活费,点外卖……

多少亲情的流失都毁于重视分数教育,而弱化了生存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手是最好的教育孩子3:培育孩子的感情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af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