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午小考(一)
汤守道
七百多年前,宋元鼎革之际。南宋重臣文天祥,在元大都英勇就义。以自己的身家性命,将儒家忠孝节义的伦理演绎到了极致。文天祥因此而名垂史册。成为历代推崇的忠臣典范。文天祥坚贞不渝的人格魅力和无畏精神,受到包括他的对手在内的广大人士的尊敬和崇拜。后人对他的表彰和纪念活动,不绝如缕。纪念和歌颂他的诗文不计其数。在这类诗文中,王炎午的《生祭文丞相》(以下简称《生祭文》)一文,因其观念惊世骇俗,其主张悖于常理,其目的“速丞相之死”而引人注目。文以人传,《生祭文》因文天祥而广为流传。人以文传,王炎午则因《生祭文》而为后人所知。
不少人对《生祭文》及其作者王炎午评价甚高。有人甚至将王炎午与文天祥相提并论。以至将王炎午并祀于有关的祠庙之中。其社会影响,延续至今。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王炎午,以及他的成名作《生祭文》,值得研究。
王炎午的生平事迹,有文字可考者,见于下列著作(以成书时间先后为序):
李时勉《王炎午忠义传》(撰写于1446年):
先生姓王氏,改名炎午。原讳鼎翁,别号梅边。学者称梅边先生。宋敷文阁泸溪先生之诸孙也。世居安城南汶源里。自幼力学,业春秋。升太学上舍生。与丞相文公、青山赵公同游。寻以父忧。值宋亡,文丞相募兵勤王。鼎翁谒军门,谕丞相毁家产,供给军响,以倡仕民助义之心。请购淮卒,参错戎行,以训江广乌合之众。丞相嘉纳,目为小范老子。欲授职从戎,以母病不果。及丞相被执,为生祭文以速丞相之死。既历陈其有可死之义,又反复古今所以死节之道。累千五百言。
《大明一统志》(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年):
宋贤王炎午,安福人。名鼎翁。为上舍生。会天祥举义兵,乃杖策谒见。寻以母忧家居。而天祥被执,鼎翁为生祭文,以速其死。隐居不仕,所著有《吾文稿》。
《南宋书·卷五十七 逸民》(成书于崇祯末年):
王鼎翁,字炎午,安福人。太学上舍。杖策谒天祥,寻以母死,奔归。天祥被执未死,鼎翁作生祭文,速其死。隐居不仕。所著有《吾文稿》。
康熙版《安福县志·人物志》(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王炎午,字鼎翁,号梅边。汶源人。为太学生。文丞相被执时,过青源,炎午作生祭文,自赣至洪,于驿途水步山墙壁店皆贴之,以速丞相死。及张千载持丞相齿发归,炎午痛哭。复为文祭之。炎午奉母孝,三十年不懈。母没,庐墓三年。偶宿邑城,梦母语曰:“夜来火吾衣,几及吾面。”急趋归,见母遗像果为跋烛所焚,及面而止。自是不复出庐。日饮饘粥而已。所著有《吾汶稿》,嘉靖间,诏从祀大忠祠。
《四库全书·集部五·青山集提要》(乾隆年间):
(赵)文与谢翱、王炎午同入文天祥幕府。沧桑以后,独不能深自晦匿,以迟暮余年重餐元禄……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1797年前成书)
宋文天祥之被执也,数求死不得,太学生庐陵王炎午作《生祭文》,劝其速死,置于衢路,天祥未之见也。
《宋元学案·卷八十八·巽斋学案·文山门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
王炎午,字鼎翁,安福人。为上舍生,会文山举义兵,乃杖策谒见。寻以母忧家居,而文山被执,先生为生祭文以速其死。隐居不仕。号梅边先生。所著有《吾汶稿》
《宋史翼·卷三十四·王炎午传》(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王炎午,原名鼎翁,别号梅边。学者称梅边先生。庭珪诸孙。自幼力学,业春秋。为太学上舍生。与文天祥同游。宋亡,天祥募兵勤王,炎午谒军门。劝天祥毁家产,供给军饷,以倡仕民助义之心;又请购淮卒参错戎行,以训江广乌合之众。天祥嘉纳,目为小范老子。欲授职从戎,以母病不果。及天祥被执,为生祭文,累千五百言。其略曰:“鼎翁,丞相乡之晚进士也。进而父没,退而国亡。生虽愧陈东报汴之忠,死不效陆机入洛之耻。忠肝义胆,凛然如秋霜烈日。盖欲为一死而无可死之地。故以死望丞相”云云。自以太学旧生,世移运改,遂终身不仕。奉母至孝,三十年不懈。母没,庐墓三年。设像以祀。尝以事宿邑城。梦母谓曰:“夜来侍婢不谨,火吾衣,几及吾面。”旦趋至家,谒遗像,果为跋烛所爇,及面而止。由是家居不复出。(《江西通志》)
同治版《安福县志·人物志·忠节》:(同治十一年1872年)
王炎午,字鼎翁,学者称“梅边先生”,庭珪之诸孙也。自幼力学,业《春秋》。为太学上舍生。与文天祥、赵青山同游。宋亡,天祥募兵勤王,炎午谒军门,劝其毁家产供给军饷,以倡士民助义之心。又请购淮卒参错戎行,以训江广乌合之众。天祥嘉纳,目为小范老子,欲授职从戎,以母病不果。天祥被执过青原,炎午作《生祭文》,以速其死。及张千载持天祥齿发归,炎午痛哭,复为文祭之,遂终身不仕。奉母至孝。母殁,庐墓三载,设像以祀。尝偶宿邑城,梦母谓曰:“夜来侍婢不谨,火吾衣,几及吾面。”旦趋至家,谒遗像,果为跋烛所爇,及面而止。由是,不复远出。所著有《吾汶稿》。明嘉靖间,祀大忠祠。
同治版《吉安府志》:(1875年)
王炎午,原名鼎翁,别号梅边,安福人。宋敷文阁王庭珪之诸孙。自幼力学,业《春秋》。升太学上舍生。与文天祥游。宋亡,天祥募兵勤王,鼎翁谒军门,告天祥毁家产供给军饷,以倡士民助义之心。请购淮卒参错戎行,以训江广乌合之众。天祥嘉纳,目为小范老子,欲授职从戎,以母病未果。及天祥被执,为《生祭文》,以速天祥死。鼎翁自以太学旧生,世移运改,遂终身不仕。奉母至孝,三十年不懈。母殁,庐墓三年,灵龛设遗像。尝以丧事宿县城,梦母谓曰:“夜来侍婢不谨,火吾衣,几及吾面。”旦急趋至家,谒遗像,果为跋烛所爇,及面而止。由是家居,不出外境。所著有《吾汶稿》。(通志)
《新元史·卷241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隐逸》(1920年):
王炎午,字鼎翁,庐陵人,宋太学士。文天祥被执赴大都,炎午作文生祭之,曰:“采西山之薇,酌汨罗之水,以祭文山先生未死之灵。”天祥死,张宏毅持其发齿归炎午,复作望祭文,著有《吾汶稿》。宏毅,亦庐陵人,别号千载心。天祥辟为幕僚,不就。及天祥被执,宏毅曰:“丞相赴北,吾当偕往。”至大都,馆于天祥囚所之侧,日馈食,凡三年,终始如一。制一椟,以藏其首,付天祥家。炎午及宏毅,均隐居不仕而卒。
1995年版《安福县志》(1995年):
王炎午,原名应梅,字鼎翁,号梅边。今洲湖乡汶源村人。宋咸淳年间补太学上舍生。早年曾与文天祥、赵青山同游。志趣相投,结成忘年交。著有《吾汶稿》10卷及《永思庵记》、《梅边集》等。
2007版《江西省志·江西省人物志》(2007年):
王炎午(1252——1324),初名应梅,字鼎翁,号梅边。宋元之际安福县人。早年曾与文天祥、赵文同游。志趣相投。……宋亡后,炎午回老家汶源村,隐居不仕。致力于诗文。著有《吾汶稿》10卷及《永思庵记》、《梅边集》等。
2010版《吉安府志·第六卷》(2010年):
王炎午,原名应梅,字鼎翁,号梅边。今安福县洲湖镇汶源村人。宋咸淳十年(1274)补太学上舍生。早年曾与文天祥等人一起同学游览。志趣相投,结成忘年交。著有《吾汶稿》10卷及《永思庵记》、《梅边集》等。
以上史料,给王炎午勾画了一个大体的轮廓:他是一名太学上舍生,曾经与文天祥同学、共事,是情谊深厚的朋友。早年从事于《春秋》的研究,晚年致力于诗文。他看重儒家伦理,忠于南宋朝廷,拒绝担任元朝政权的官职,因而终身未仕。王炎午有《吾汶稿》、《永思庵记》、《梅边集》等著作传世。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轮廓极其模糊,既不清晰,也不完整。仔细对照,各条史料的说法并不一致,有的还大相径庭。
上述著作,都是明朝中叶以后的学者所编撰。其中撰写时间最早的《王炎午忠义传》,也距王炎午去世一百二十余年。所有这些编撰者对王炎午其人其事,都不曾亲见、亲历。由于王炎午没有传记类的史料存世,编撰过程中,作者采用的都是第二手资料,有的甚或取自小说笔记、道听途说。其中的方志类著作,沿袭前人、照抄照搬、人为拔高、添枝加叶的情况,显而易见。资料中的不同说法,究竟孰是孰非?历史上的王炎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与文天祥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他的《生祭文》是不是一篇不朽的杰作?本文试从王炎午和文天祥的著述中追寻其蛛丝马迹,以期拭去历史的积尘,还原其本来面目。
一、王炎午的身份
王炎午是一位太学生,没有异议。但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三个级别。级别不同,其社会地位和相关待遇大不相同,不可混为一谈。前述史料中关于王炎午的身份,有“太学上舍”、“太学士”、“太学生”、“上舍生”、“太学旧生”、“为太学上舍生”、“升太学上舍生”等说法。其中,说他是上舍生的居多。王炎午自己则只说“身在太学”,没有具体说明是太学中的哪一个级别:
盖丞相初起兵,仆尝赴公召,进狂言……仆以身在太学,父殁未葬,母病危殆,属以时艰。恐进难尽忠,退复亏孝。倥惚感泣,以母老控辞。丞相怜而从之。——王炎午《吾文稿·卷四·生祭文丞相文》
王炎午究竟是哪一个级别的太学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了解一下南宋太学的一些基本情况。
太学是南宋的最高学府,历史悠久,有着完备的规章制度。孝宗乾道年间制订的混补法规定,科举考试的落第举人,可以参加太学的入学考试。合格者补入太学。太学学生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级,依次筛选递升。并且有严格的名额限制。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外舍生经一年学习,考试成绩获忧等者,升入内舍。内舍生经两年学习,考试成绩获优等者,升入上舍;上舍生经两年学习,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上舍生的考试成绩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由皇帝召见,亲授官职;中等免礼部试,其地位与进士同;下等可不经乡试直接参加进士考试。参见《宋史·选举三》:
太學生員,釐為三等:始入學為外舍,定額七百人;外舍升內舍,員二百;內舍升上舍,員百。……始入學,驗所隸州公據,試補外舍。凡內舍,行藝與所試之業俱優,為上舍上等,取旨授官;一優一平為中等,以俟殿試;俱平,若一優一否為下等,以俟省試。
那么,王炎午到底是什么级别呢?关于入读太学的情况,王炎午自己有过一些零星的记述:
余以宋咸淳甲戌混试豫章,补参太学。
——王炎午《吾文稿·卷七·贽谢叠山》:
某少读父书,二十二入太学。
——王炎午《吾文稿·卷一·拟再上参政姚牧庵》
季应梅,咸淳甲戌补中太学。将行,先父戒以诗……
——王炎午《吾文稿·卷九·先父槐坡居士先母刘氏孺人事状》
这些记述表明,王炎午是度宗咸淳甲戌年(1274年)“补参”进入太学的,这一年他二十二岁。
应王炎午八世孙王华之请,为《吾文稿》题跋的刘宣,也采用了王炎午的记述:
先生博学雄才,尤为当时所推重。咸淳甲成补太学生。丁父忧家居。又明年而临安陷矣!
——刘宣《吾文稿·附录·<跋吾汶稿后>》
刚刚进入太学的新生,当然只能是外舍生。如果不出意外,王炎午只要学习一年期满,并取得优良的考试成绩,就可以升入内舍学习,从而为进入上舍深造奠定基础。可惜的是,当年七月,度宗皇帝去世。新皇帝宋恭宗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其时,元军大兵压境。满朝大臣手脚无措,京城一片混乱,政权摇摇欲坠。到了年底,太皇太后不得不下诏勤王。太学的升级考试,竟没有下文,不了了之。《宋史》记载:
(咸淳甲戌)十二月癸亥,诏似道都督诸路军马,以步军指挥使孙虎臣总统诸军,所辟官属皆先命后奏。诏天下勤王。
——《宋史·卷四十七·本紀第四十七·瀛國公二王附》
这一点,可以在《文山先生纪年录》中得到印证:
德祐元年正月朔日,虏渡江。寻诏下,召诸路勤王。奉诏起兵。二月,除右文殿修撰、枢密副都丞旨、江西安抚副使。寻兼江西提刑、江西安抚使。四月,领兵下吉州。除权兵部侍郎。五月,丁祖母忧。六月葬刘夫人,起复命下。七月七日,大军发吉州,至衢州,除权兵部尚书。八月,至阙下。
——《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七·文山先生纪年录》
德祐元年即咸淳甲戌年的第二年,公元1275年。这里所说的“寻诏下”,是文天祥接获诏书的时间。在以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当时,诏书从京城临安发布,到送达文天祥任所,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诏书年前发出,年后送达,并不奇怪。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王炎午在太学度过了兵荒马乱的一年之后,紧接着遭遇到了家庭的变故。翌年(乙亥年,1275年)正月初四日,他的父亲去世。王炎午不得不居家守孝。他在《先父槐坡居士先母刘氏孺人事状》中说:
(父殁),盖宋德祐乙亥正月也。次年则世改矣。
——王炎午《吾文稿·卷九·先父槐坡居士先母刘氏孺人事状》
其时,王炎午进入太学学习还不足一年,尚未取得升入内舍的资格。
当年四月,文天祥在庐陵募兵勤王。期间,王炎午赴庐陵谒见文天祥。他建言献策,大胆地陈述了自己对时局的见解与主张。文天祥希望他留在军营为朝廷效力。王炎午以“父殁未葬,母病危殆”为由“控辞”。王炎午婉辞文天祥留置幕府的好意,除了因为“父殁未葬”外,应该还有不想放弃学业的考量在内,只是不便明言而已。从庐陵返回家乡之后,王炎午在家守孝,一边侍奉母亲,一边复习功课。静候京城的消息。七月,文天祥告别庐陵,挥师北上,一去未还。
王炎午在家守孝期间,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改朝换代的巨变。元朝大军对南宋政权发起了总攻,势如破竹。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各地的府县守军,有的弃城而逃,有的率众迎降。少数誓死抗击的忠臣,大多以身殉国。元军很快就直逼京城。半年之后,德祐二年正月,南宋朝廷在小皇帝的率领下举国投降,政权被元军全面接管。包括太学在内的政府机构,一概停摆。王炎午的学业,到此嘎然而止,画上了句号。王炎午所说的“(父殁),盖宋德祐乙亥正月也。次年则世改矣。”说的就是宋庭宣告投降,政权被元朝全面接管这个事件。
至此,可以明确地下一个结论:王炎午的身份,是南宋末年在读的太学外舍生。他是度宗咸淳甲戌年(1274年)进入太学的。德祐乙亥元年(1275年),因父亲去世,休学在家。德祐丙子二年(1276年)正月,宋元政权更替,太学已不复存在。他没有来得及升入内舍,更没有进入上舍学习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