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积累素材

关于积累素材

作者: 清月澈澈 | 来源:发表于2024-03-25 11:52 被阅读0次

    很多家长和同学理解的积累素材,就是找个笔记本,抄很多名人事例和名言。

    这对于写作几乎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至于买点素材类的书来读,实则是一种虚幻的获得感,或者说是学习幻觉。

    如果不成体系,就不能叫作“素材”,写作素材不能是碎片的信息,要能够增进理解力。

    “一人一事一书一言”,熟悉一个人,精读一本书,深究一件事,深思一句话,想成体系,想出层次。跟这个人、这本书、这件事、这句话有关的,你一下就能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由主观到客观地思考、分析,在作文中使用。

    积累有专攻,有个人化的专长,这方面别人都没有你想得深。

    建议认真读书,文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随便哪个领域,在一个点上做到极致,等于挖了一口井,以后就不用费力地挑水了。

    素材是为了论证说理,准确地表达观点,是思维的深度训练,不是花里胡哨的装点。

    所以素材不能简单理解为例子和名言,首先还是思想和思维。

    对于大多数人,并不不缺少素材,我们缺少的是素材的联想和提取能力。

    就是“记”和“忆”的关系,“记”是输入,“忆”是输出。

    我们从小到大,看各种书,包括教材,见识、经历各种事,思考各种问题,我们实际上已经“记”了很多的素材,但写作文的时候“忆”不起来。

    或者没有想到,这个素材还可以用在这里。

    这里的关键是”第一性思考“,就是从本质上思考。

    以前讲“女儿举报父亲在高速上接打电话”作文,学生觉得没有素材可写,其实只要学生想到女儿这种行为本质上是“爱的特殊表现方式”,马上就想到电视剧中因为爱一个人怕连累他而执意分手,父母周末送自己补课,等,都是素材。

    当然,如果思考到,这个作文本质上是讨论怎么样看待“大义灭亲”和“亲亲相隐”,古今中外的许多现象,都可以拿来讨论,这时,素材就不是问题了。

    当然,缺少这种联想能力,与上面说的不成体系有关,本质上缺少的是有价值的思考。

    不使用,就不叫积累。

    不内化,就不叫素材。

    输出才真正输入。

    背书有一个关键环节,叫尝试背诵;同样,读了什么样的书,有什么样的想法,“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经常尝试使用。

    在使用中,慢慢清晰,深入。

    反复使用,才能慢慢内化,这个“素材”才真正成为个人化的素材,才可以被称为素材。

    写作是一种“超链接”的,越写越会写,直到达到“自动化状态”。

    而且,越使用,一个素材的辐射面才会越来越广,最终“包罗万象”。

    “文思泉涌”一定是经过了无数的刻意练习,绝不是考试时偶尔一次“铆足了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积累素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bd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