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三个特征
曾鸣认为区块链技术包含三个基本的特征:
一是分布式账本带来的不可更改、可追溯、全透明的特征。
二是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即由于任何交易的前提都是基于实现大家一致认同的某种共识——这种共识来自于对技术具体而言是算法的认可,因此也不需要一个中心机构对其真实性进行背书。
三是智能合约,基于第二点所提的“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的存在,区块链可以遵循某种共识,自动完成某些交易,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曾鸣认为第一点是区块链的技术特征,第二点、第三点则是区块链的经济学特征,也是创造价值的基础。
曾鸣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的“真实性信息”价值非常有限。即使信息真实,不同人基于此形成的判断也有所不同。而在商业社会中,“真实性信息”仅仅是商业信任建立的第一步,距离真正“信任”或者“信用”的产生还很远,且每前进一步,都极为困难。
Token是区块链技术产生的各种代币,是区块链激励机制的产物。曾鸣对Token设计机制极为重视。他认为Token本质是一个利益机制,基于此,大家愿意主动合作。就像比特币一样,比特币的成功与矿工奖励机制的设计有直接关系,但这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难题。
同时,曾鸣认为区块链在设计人类社会共同演化出来的经济制度方面的挑战也将是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因为它直接面对的是人性。只有在这个高度上理解Token,才能对面临的历史机会和挑战有足够的敬畏和真正的使命感。
区块链泡沫的破灭是大概率事件
曾鸣认为区块链泡沫的破灭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大的变革早期,泡沫破灭几乎是个必然现象,从宏观上,几乎无可避免。
曾鸣认为目前这个阶段还很难判断区块链技术是否是一个颠覆性技术,而且颠覆性与否也要视具体的对象。比如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对于传统互联网而言,可能就并非颠覆性的,如果要打分,可能就是60分,但伴随而生的硬件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而言就是颠覆性的。
从长期来看,曾鸣认为区块链在尝试设计“社会制度”,是对生产关系的大革命,也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大变革,在这一点上,是前所未有的大创新。
“今天,我们在做的是,在一个经济生态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就需要把信任共识写进程序,这是怎样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我们在设计自己的命运!”在2月27日的《区块链真正的挑战:从共识到信用的巨大跨越》一文中,曾鸣如此表示。
区块链的春天还没有到来
曾鸣认为目前区块链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属于前商业时期。论据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还没有任何应用达到千万或者上亿用户的。
目前的区块链发展阶段类似于1990年的互联网,目前在快速改进的各种基础设施和百花齐放的各种应用之间,至少还得两三年的磨合,才能孕育出成功的大应用。
曾鸣认为区块链的将会有三个大的应用领域。
一是基于不可更改分布式账本的本质,区块链有可能覆盖一些互联网覆盖不到的传统领域,比如承兑汇票、跨国海运提货单。目前世国际大银行还保有近千人的团队在手工对账,承兑汇票;提货单也还是使用原始的纸质单据。但也要看到其中利益纠葛较多。
二是上一个技术浪潮(互联网)中热炒的概念,但由于技术等原因,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可以由区块链技术挖掘潜力。
三是智能合约,在点对点的层面,有可能形成更高效的网状协同。
曾鸣认为第一个领域由于没有技术或者商业壁垒的限制,有可能会发展很快。但虽然潜力巨大,这些领域应用的挑战目前被远远低估了。
曾鸣认为区块链的第一浪发展可能会挺快,但是第二浪会比大家想象的慢。原因在于目前区块链技术所提供的“共识”离“信用”的距离还很远。要用技术设计的方法创造商业制度,难度超过绝大部分人的想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