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后讲故事的人

最后讲故事的人

作者: 和水清一起橙长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22:33 被阅读30次

我们常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是真的吗?

2015年3月29日,有一本书《长脖子女人》出版,这本书的作者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后的讲故事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其实是一位中国老奶奶,姜淑梅。她说,六十岁的目标是活着,七十岁的目标是写作,九十岁的目标是当一名插画师,姜淑梅将为她出版的第五本书配插画。

1937年,姜淑梅出生在山东巨野,那时候世道乱,战火连天,只能每天蹲在墙角,脚也不敢伸,等枪声不响了才敢出去玩。家里特别穷,吃的是大锅饭,食堂停火后,人人都没有粮食,她不得不带着儿子与公婆一起住,最艰难的时候甚至想过带着儿子投河自杀。后来,姜淑梅跟着丈夫去到东北,日子总算有所改善,但也过的很辛苦。

1996年,姜淑梅的丈夫意外去世,她的女儿为了让她摆脱悲伤,建议她去识字。姜淑梅识字的方法和别人不同,她用打补丁的方法,在大街小巷,只要看到字就问旁边的人怎么读,她跟着读,身边人都成了她的老师。她会让外孙女把遇到的字都摘抄下来,回家一个字一个字跟着读。

字认多了,姜淑梅开始写作,刚开始连一竖也写不直,女儿就鼓励她,才刚开始写,谁刚开始都这样,慢慢来。姜淑梅舍不得在干净纸上写,就写在纸的背面,写在果盒上,反正只要有纸笔、台灯的地方,她都能写。

2013年,《读库》发表了姜淑梅的第一篇文章《穷时候》,她收到三千元稿费,特别开心,晚上都睡不着觉。10月份又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

现在的姜淑梅正在学插画,准备为自己的下本书配插画。

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有两点:一是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每个人的经历看似相似,实际都是独特的,很有可能我们的经历就是社会的某个片段,这段经历如果没有被记录,很有可能一代两代之后就被遗忘,大家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二是青春不关乎年龄,而在心境,对这个世界葆有好奇心的人是不会老的。

昨天听了几遍郝广才的今天栏目几遍,发现他真是太会讲故事了。

他讲故事不会按照书稿一板一眼的说,而是挑精彩内容串起来,开头先扔出一个问题,引起听者好奇和思考,比如我们都说活到老学到老,真的是这样吗?而后简单介绍故事主角。

主体部分选择一个顺序,比如时间顺序来说故事,当然不是平铺直叙主角某某年做了某某事,郝广才只说了与主体相关的3-4个时间点,来介绍故事主角的经历。最后总结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听他的音频不仅仅是听内容,更要听他讲故事的逻辑,如何把故事说的生动有趣,吸引听者注意力。

这个时代,太需要会讲故事的人了。

相关文章

  • 最后讲故事的人

    我们常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是真的吗? 2015年3月29日,有一本书《长脖子女人》出版,这本书的作者被媒体称为...

  • 学做会讲故事的人

    三天学习《沟通说服力》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天,学做会讲故事的人,以及如何讲故事? 生命品质就是不断挖掘,...

  • 岁月啊

    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 讲故事的人变成故事里的人

  • 2017-10-18

    讲故事的人不是故事中的人,故事中的人却是讲故事的人!

  • 最后,我们都成了那个讲故事的人

    ——讲故事的啊喵星人 他们说,长得丑的人是没有青春的。长得丑的人只有上学放学回家,再到上学放学回家。所以在整个...

  • 讲故事的人——最后一个故事

    这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莫言在瑞典颁奖典礼上的演讲,一口气听了两遍,是故事真的好。 为什么会去看,是因为在得到-知识城...

  • 时光匆匆

    岁月老了 听故事的人 成了讲故事的人 讲故事的人 成了故事里的人

  • 三行诗 | 岁月老了

    岁月老了 听故事的人 成了讲故事的人 讲故事的人 成了故事里的人

  • 故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

    先是有了讲故事的人,然后有了送故事的人,再之后有了听故事的人。姥姥讲故事,讲故事的人不是姥姥,是千万个用行动...

  • 事故

    听故事的人, 慢慢会成为讲故事的人, 而讲故事的人, 或许最终会成为故事里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后讲故事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cw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