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人晚交作业,5人未交习作,一位践行申请退出,值月生直接退出,群里各种疑问,观点、分析,一场作业雨之后,剧情如此跌宕起伏,我们七班就是如此有故事。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事情发生了,越是着急想说什么的时候,越是忙的没时间说什么。也就歪打正着的有了一个慎思和沉淀的过程。
话说大家最关心的是战友,尤其是“值月生”的直接退出,我可以用若干截图,或者若干聊天记录,展示个“真相”给大家探讨、把玩。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和意义又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分析孰是孰非??或者引发一场关于规则,关于007的大讨论……
刚加入八班等待践行的12岁的女儿,晚上跟我说:“妈妈,我们八班人快齐了。因为要上课,群里你们那些大人说了好多话,我都没时间看,也就没仔细看。倒是有一篇文章,挺有启发的,我有了一篇作业的构思……”这个小朋友简单又明确的提醒我,我们加入这个群体的初心是什么?在007到底应该以什么态度践行?!
所以、就“退群”,七班长的回应如下:
1、007信任战友,也理解战友。
退出的战友作为值月生的表现可圈可点。值月小组在“节省大家注意力”这点上在竭尽所能。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更好的助力大家践行和007迭代,只有考虑问题角度和解决方法上的不同,没有谁对谁错。
2、践行勿忘初心。
我们来007的核心是践行成长,通过习作的方式,倒闭输入,检验输出。那么对游戏规则的评价,对作品优秀与否的比较,对他人其他言论或行为的看法等等投入过多时间,是否有必要?是否我们践行的初心?还搞不清楚的,那就是陪跑。
咱们007里很多笑来老师的忠粉。但遗憾的是关于“珍惜注意力”的理解却并不理想。“珍惜注意力”是我们主动避开陷阱,而不是要找到一块儿没有干扰的纯净天地。坑到处都有,即使007里也不能完全避免,那么,首先请把“管理自己注意力”的训练在这里完成吧。
3、让习作展现思想
有专栏留言的战友,去对比下刚开始的留言和现在的,可能会发现,曾经的情感、情绪表达,慢慢转变成了深度、多维的观点表达。
一样性质。组建班级之初,班长们都不会太过限制群里的“热闹”,因为我们尊重人性,期待、激动、热情,或者疑惑、嫌弃,甚至厌烦,都太正常不过了。给大家一个消化的时间。
我们相信,战友们在群里发的零散感慨、反思、评论会升华成言之有物的习作!战友们的困惑、探寻、思考会总结成一篇助己助人的好文章!战友们随性的找感觉分享,会成为有节奏感和持续的习作践行。
4、别对战友想当然。
群里践行的战友性格各异,年龄、学历、职业、兴趣、特长等等,还有理解力、学习力、关注点等等的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且都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别想当然给大家定一个标准,预设一个理想化的状态,适当给予耐心和包容。正因为大家对概念的理解不同频,对行为的认识不一致,才让我们的结伴践行充满未知和期待。
5、请配合值月小组。
值月小组执行“007活动规则”,请大家首先“只字不差”的阅读(这点我真是要不客气的说一句,好多战友对践行规则都不能做到只字不差的阅读。),如有疑问请咨询值月小组。对规则执行有异议的,以值月生的公布为准。有人会说,值月生错了怎么办?错了也执行。84个月,我们就是在不断纠错中成长的。更何况,从来就没有完美的,人人都能接受的规则。我就敢跟咱们007的战友打个赌——你说出一个自己认为完美的方案,不出10个人,准有理解、想法不一样的。
所以,若真有谁错的离谱,大不了,将来一起在南极的时候,撂倒他“复仇”,如果你还记得这事儿的话。
6、有勇气面对挑战。
完成习作是挑战,保证336次作业雨是挑战,做值月生、志愿者是挑战,与自己的价值观有出入的战友合作也是挑战……挑战!是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的事情。拿出我们的勇气,每完成一个对自己的承诺,都是一次了不起的进步。如果是吃掉一百颗巧克力这种承诺,班长愿意代劳。

班长的自我检讨和修正
1、没有能做好沟通和疏导,影响了大家的践行——接下来不沟通疏导了,大家学着消化。
2、太过计较过程的完美,给值月小组增加了压力——接下来要游山玩水当甩手掌柜了了。
3、过度负责任的回复践行者问题,自己践行跑题——大家们有事先问值月生。欢迎以习作的方式提供你对优化迭代的意见、建议、方法。
4、 这两天在007上消耗的时间、精力失控,不是好榜样——工作、挣钱第一,007第二。
谁都可以退出,只有班长不能退出!!!(做二班首月值月生,我逼了自己一次;接棒万众瞩目的七班,再逼自己一次;接下的17班、27班……说不定还会逼自己。)
网友评论
一定不做被活埋的那个!
先要知道我要什么,为什么来,为什么做,以后要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好?而不是想着,这个群体能给我什么,正如文中提到的,我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职业,甚至是不同的年龄层,七年的时间,有摩擦是正常的,我们要学的不是抱怨,而是忍耐,学会和不同的人,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人,和平相处。
七班班长辛苦,希望你们七班会稳步上升,越行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