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付费不是健身卡,只是一个可疑的路牌

知识付费不是健身卡,只是一个可疑的路牌

作者: 林下独酌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22:17 被阅读5次

罗辑思维的跨年演讲一出,网络上又理所当然地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那么,知识付费是行骗吗?

首先,学习那些知识付费所教授的知识,是不是一定付费?不一定。现在市面上的知识付费内容大都是文史类社会科学类和娱乐类、见闻观点类的知识。这些知识付费的知识内容,人们大多可以从互联网和图书馆等途径获得。

其次,通过知识付费学习知识与自学相比较,哪个更有效率?很多知识付费内容都不是原创,而是对其他人其他书籍的压缩包装后再输出。人们学习这些知识,有没有用?有用。但用处是多少,以及有没有副作用则是需要甄别。这些压缩包装过的二手知识能够让你迅速地了解到某些知识,但这些知识很有可能包含了二手压缩者的理解偏差,以及无可避免的遗漏。在二手压缩者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遇到这些陷阱的风险颇大。

如果完全依赖这些知识付费的途径去学习,则会有这样的副作用:你学到的很多都可能是错误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你没有经过深度和系统的学习思考,所以会记不住理解不了,所谓“学而不思则惘”;你会产生严重的错觉,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然后浅尝不止。如果是自己去学习,无疑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毅力;但更深入,更深刻。你不能通过吃一只鸡蛋而了解母鸡。

有些知识付费不是压缩解读他人的知识再输出,而是他本人的知识技能。这种类型的知识付费其实也大都可能因为篇幅限制或者本人知识有限,松散显浅无法形成系统无法深入。把这些当作是从前的线下讲座和报刊专栏就好,从来没有听说谁听一两次讲座和看一两期报刊专栏就能成为专业人士习得某项技能,这些最好的作用也只一个启发作用,给你一个思考的新角度一些新启发,如此而已。

所以,其实结论更清楚。如果有些知识,你觉得只需要肤浅的了解选择一些相对有品质的解读者,随便看看其实并无大害。只是别把学习知识的所有期望寄托在这样的渠道上。他们大多连卖健身卡都算不上,他们更像是一个路牌,告诉你前面那条路上有什么。但问题是这个路牌所指示的有可能是错误的,而你如果觉得你只想知道那条路路上有什么通向哪里,那看看路牌就够了,如果你想要到达那里,那你还得靠自己的一双腿。如果这个路牌居然是正确的,能让你走快一点,也是好的。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仅凭这样的一点还不知道有没有正确与否的作用,而收取那样的费用,值不值得。这个就需要因人而异。只是需要提醒别自己把自己骗了。《盗钥匙的方法》里香川照之骂堺雅人,说他买了很多书但不看,书一买回来就满足了。我们买了很多书很多知识付费的东西,真金白银花了出去,便已经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错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付费不是健身卡,只是一个可疑的路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gd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