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开启戏剧化生命故事2019.11.16上午

开启戏剧化生命故事2019.11.16上午

作者: 雅典的梦想 | 来源:发表于2019-11-16 12:13 被阅读0次

老师

今天早上我想做一个访谈,有没有志愿者。再邀请六个同学做局外见证人。


什么是局外见证人?如何运用四个阶段?

访谈20分钟后,我和来访者作为倾听者,见证人小组讨论我们刚刚的访谈。

结束后我问来访者听到见证人会谈有什么感想?

最后见证人还可以访谈我。

作为见证人,要做的是问一切想问的,让我思考怎么回答。

比如同学问我为什么可以这么问?我说可能是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工作,所以我可以很开放思考。

你们的提问可以让我变得透明,清晰明了,那样我的能力,我的权力可以释放出来给你们。


局外见证人问什么?

1.什么对于你来说是突出的?这样提问显示了个案怎样的价值观?你问他的问题是怎么跟他的价值观有关?(比如他提到朋友背叛的时候我想知道他对忠诚怎么看?)

2.为什么这对于你来说重要,思考你的人生,打开自己。

3.从今天的经验里你有什么可以带走的?

(治疗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礼物交换,这是共享的人类体验。)(你被打动的地方是不是一件小礼物,来访者不仅被帮助,更是对别人有贡献的。)


第一阶段访谈

老师:我们刚刚有提到,你说一个曾经是问题但现在已经过去的事情。

同学:一件我被外界伤害的事情,第一次是九岁,放学的时候我走在路上,一群五年级的同学望着我,突然有人过来打了我一巴掌,然后他们就走了。

我哭着回家告诉妈妈,她说我肯定做了什么,他们才会伤害我。

老师:这段记忆是不是跟着你?怎么跟着你?

同学:是,跟着我,我中学,大学离家都很远,我变得发生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着。

老师:当你三年级的时候,你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它把你推向更加独立,沉默的自我关系?

同学:是。

老师:它有名字么?

同学:独立,敏感。

老师:我觉得是不是羞愧进入到你的生命里,让你觉得把事情告诉别人很难堪。

同学:没有羞愧,是一种不愿意相信别人的感觉。

老师:是不愿意相信别人,那你对你的勇敢,独立有多自豪?

同学:独立,勇敢支持我走到现在,偶尔也有累的时候,不信任,让我分成两个我。一个是热情善于交谈,一个是封闭自己的我。所以我在人群中热情,但我也可以一个月的时间独处。

老师:一个月的独处,是你自己选择,还是你的独立推着你?

同学:都有。

老师:我不觉得独立,勇敢是个问题,我很好奇的是不信任,它让你去到哪里?是更好还是不好?

同学:不信任对我很大影响,学校校长觉得跟我沟通很难,我的老公孩子也会有这样感觉,我跟人合作会有问题。生意都是我独立操作。

老师:你能不能先跟我说一下,你怎么区分两者区别,是不信任让你远离人群,还是独立让你一个人?

同学:我独处是因为跟人相处很累,所有关系都是一样,表面很好,但深入不信任。

老师:你是否在说,你想要去到更深入,为什么深入吸引了你?

同学:因为孩子老公希望我更深入。我和我老公关系外人看起来很好,但他说收不到我的真心,我们在别的关系都不错,但两个人之间很难交心。

老师:你老公说看不到你的真心,如果他看到,他会看到什么?

同学:恨,愤怒,报仇,三年级那件事情,我跑去他们窗口,想象丢个炸弹过去。

老师:很好,你老公如果看到真正的你,会看到愤怒和报仇。这有什么不好?

同学: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老师:你不展示真实给他是源于爱?

同学:是源于不信任,我说了他会觉得我没有那么好。

老师:如果你现在和不信任之间保持一段距离,你只是凭直觉看待你老公,这和不信任一样么?

同学:他可能会打那个人。

老师:你觉得他会和我肩并肩

同学:是,但我还是担心自己不够好

老师:如果你和独立和勇敢并肩作战去远离你的不信任,你想这么做么?

同学:独立和勇敢源于不信任

老师:独立和勇敢是为不信任工作的而不是为你工作?

同学:是。

老师:你想不信任远离你么?

同学:内在是想,外在又不想,我的心外在有城墙围着,我想推倒它们。

老师:我理解你的煎熬,你的心有墙,有愤怒,恨,报仇。你还能告诉我心里有什么?

同学:我不知道对不对?我的内心深处很想喜欢爱,周围很多事情,我的伙伴,父母,事业,大自然,我想爱,但是很害怕伤害。

老师:你的愤怒,复仇是为了谁?

同学:那是我想报复当初那些人,现在想一下仍炸弹,它就走了。

老师:愤怒和复仇是针对那些伤害你的人?

同学:是。

老师:你想爱世界,包括你的老公么?

同学:是。

老师:你提到很多次害怕,这个害怕是否给不信任提供了燃料?

同学:是。

老师:你可能有一个对生命的愿景,但是恐惧和害怕有不同的计划,而你更想爱世界。

同学:内心的我更想链接,爱世界,外面的我打造城墙,让别人觉得我很厉害。

老师:我的个案只是访谈一个人,不是两个,所以收费要加倍。(大笑)

同学:不语同时大笑。

老师:我研究中国文化,中国人总是觉得不能依赖别人,什么都要自力更生。中国人害怕从某些文化里获得能量让自己变得强大。

同学:是,父母当我遇到困难时把我推出去面对它,所以我和害怕和恐惧共存。

老师:是,所以你不得不面对文化开给你的处方。但你自己有一个愿景,是么?

同学:是的。


第二阶段局外见证人反馈:

1.个案说什么都要自己做,昨天我们之间有一个对话,她说做早教老板十年,有很多校区,我自己也是老板,我今天早上也想起她的话,以为她是有人支持她。刚刚她说是自己做,我很佩服她独立,坚强,勇敢,而且她很棒的是想要爱更多,链接更多,我自己没有这个勇气,很多朋友说我不像老板,我可以找人做老板更好,我看到她我会有更多勇气去链接更多,这样可以鼓励我找到更多方式减轻我的负担。

2.第一次见到她,我觉得她很活泼,我想起了自己,曾经我也是那样。

她说世界不可靠,我想到我自己也一样。这导致我生活中有困难,她让我最感动的是她还是努力想去信任这个世界。

她打动我的是她带着怀疑但还愿意尝试相信这个世界,因为我也是不信任别人,但还是勇敢去做一些事情去触碰。

我想我会带着她的力量,独立,勇敢往前走。

3.我觉得她跟我很像,她说有人打了她一巴掌,我觉察到自己对安全感的需求。

而且她妈妈说了很多,我听到的是她妈妈说是她做错了。

我想起自己高中时我是纪律委员,我要管理纪律,班级一半的对我进行冷处理,一直持续了两年,直到毕业。这个事情影响了我很大。

她的勇敢,独立对我影响很多,它们是应对不安全发展出来的方式

我学到的是对爱的追求可以发展出来一种对生活的应对方式。

我以前以为我妈妈很苛刻,现在我觉得她不错,在别人欺负我的时候,她说打回去。

我不敢做,但是她的精神鼓舞着我,个案说扔炸弹鼓舞着我,让我觉得我在梦里可以做回击。

4.个案的起伏感染着我,她在起伏中依然对生命感兴趣,她很想跟大家链接。

我也是这样的人,我也渴望链接外界人事物。

个案的话把我带到了一个很和谐的画面,人和事物都和谐,充满了有爱,友情。

个案的话让我想起我生命中美好的人事物,她那么不容易却仍那么爱外界人和事,我特别感动。

5.我听的时候我对个案和自己都感动,她小时候受到伤害,但她只是想象报仇但是没有伤害别人,我想这是不是她想要做一个好人的价值观。

我也是一个好人,不想伤害别人,我看到她也是这样很感动。

我的共鸣是不伤害别人很重要,虽然我们也会面对恐惧和害怕。

她提到独立和勇敢,我自己非常喜欢独处,我享受一个人,很欢乐,我觉得独处的时候是跟全世界链接,在一起,这点我和她不一样。

6.我和个案想象,我小时候和男生打架,回家后妈妈笑我又打输啦,我觉得打输羞愧。

她觉得和老公没法深入交流内心,我也是的,我也是害怕还有渴望。


第三阶段老师回到和个案访谈:

老师:刚刚我和局外见证人的谈话,有没有触动到你分享的么?

同学:第五个分享者说独处的板块,特别想说我的感悟,我的独处是和书,动物,植物相处的过程,我和它们一段时间,我的能量就满血复活了,我觉得这是有意思的时光。

老师:你很享受独处?

同学:是。

老师:它不仅是害怕让你推开?

同学:嗯,关于勇敢的部分,她们(局外见证人)的回应让我坚信勇敢的部分会让我变得更好。在个人链接和爱部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这个愿望,让世界变得很美好。


第四个阶段:

大家可以向老师提问。

1.同学:你问到羞愧,个案没有提到羞愧,你为什么这么问?这是什么价值观?

老师:她说到被打的经历,我很惊讶,我觉得这是公众事件。

我问她羞愧是想跟她确认一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我们在叙事里以为咨询师不能做命名,但其实没有问题,就是试探性地问个案就好。

个案反馈:老师提到细节时,我想起我当时有一点羞愧,但这很快被愤怒包围。

(老师,我们总是在寻求权力平衡的方式,所以每个人不一样,承认错误难度也是不一样的。)

2.老师:我问羞愧是看看她是不是有似无还有的可能。

我的框架是觉得人们是在关系中认可自己,但这同时有风险,我容易中心化,所以我要试探性提问,不固化,开放性的提问方式。

我在外化的同时创造了一些探讨的可能性,我们不是在探寻稳定的真理,这是结构主义的框架下面,而是在非结构主义的框架里探讨各种可能性。

我以为她不告诉她老公是对老公有愤怒才不告诉他,结果不是,让我更清晰她的想法。

这个电影化的语言只是为了让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主人公身上,而不是别的作用。

我们的问题可以集中在价值观景观或者是行动的景观,这两个都是可以的。

3.同学:你为什么会问如果独立勇敢协助你让你远离不信任?你愿意么?

老师:我只是试探

4.同学:我们要做笔记么?

老师:我觉得做笔记很重要,我在个案里做笔记。


个案最后总结:

同学:

访谈给我第一个感觉是理智而有有力量。

第二个感觉是我想表达但没有机会表达。

第三个疑问是如果我给来访者做访谈,但没有让他展开自己,他可能会进入到他的虚幻世界里。

老师:最后一点能不能展开开来说清楚?

同学:我有个女性个案,她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但不是真的。

老师:在叙事里,我们对现实和想象不做区分,主要是他展示的是合理的,而且基于他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好人,他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同学:他沉浸在想象里会不会不理性?

老师:我建议把理性放在一边,只有在更黑暗的世界里,伦理才是重要的,所以当一个人说世界很糟糕,我们会问,你想要做一个好人是不是太孤独?你可以怎么加入人群?以毒攻毒?

所以我们如果用理性把他扭转过来,就没有伦理的必要性了,他就只有服从,没有人性的空间和余地。

在理性里,他不再是主人公,而是觉得自己错了,要吃药,进而更否定自己,我们要协助他找回做主人公的力量,而不是否定自己。

我跟一个女士工作,她在银行工作,被人持枪打劫,她过来个案,后来好一点,她又回去工作,又遇到持枪打劫,现在我和她共同去看如何面对这个黑暗的真实世界,而不是逃避现实,活在想象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启戏剧化生命故事2019.11.16上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hy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