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理解DWI的概念,必须要理解细胞微环境内的自由扩散和扩散受限。
1827年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时,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自由水分子不停的随机运动,即布朗运动。
相反,细胞微环境内的水分子运动被细胞分隔间的相互作用所阻碍。
DWI序列是反应水分子自由弥散的序列。
DWI高信号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种:
一种是真性弥散受限,其ADC值降低;
另一种是弥散未受限的高信号,其ADC值不降低,主要是因为T2投射效应。
弥散受限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细胞毒性水肿;
二是细胞密集度增加;
三是液体的粘稠度增高。
弥散受限原理T2投射效应是由于T2的延长导致的DWI的高信号,而ADC值不降低。
因此DWI上的高信号病灶可能反应了强T2透射效应,而不是真正的弥散减少。
DWI高信号的常见疾病包括脑梗死、脑脓肿、脑肿瘤、脱髓鞘疾病、代谢中毒性疾病、CJD等。
T2透射效应(35岁女性,多发性硬化)1. 脑梗死
DWI序列是诊断脑梗死的主要检查方法。在脑梗死最初几分钟内,脑组织能量代谢受到破坏,Na-K+/ATP酶和其他离子泵发生衰竭,使细胞内外的离子失去平衡,大量的细胞外水进入到细胞内,形成细胞毒性水肿。
整个梗死区的含水量并未增加,只是细胞内、外的含水量发生了变化。
此时,T2WI、T1WI和FLAIR都不能显示病灶,只在能显示水分子弥散运动的DWI才能显示病灶。
脑梗死MRI表现(发病2小时)细胞毒性水肿,细胞内水分子增加,引起细胞肿胀,造成细胞外间隙变小,细胞外水分子减少,细胞外间隙扭曲变形,梗死区水分子弥散运动减低,ADC值变小,DWI显示为高信号,ADC图显示为低信号。
最早在30分钟内即可显示DWI高信号。随着时间的延长,DWI信号逐渐减低。
2. 脑脓肿
放两张环形强化的图,猜猜哪个是脑脓肿,哪个是脑肿瘤。
环形强化病灶对比DWI是鉴别脑脓肿与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等良好手段。
对于上图两个病例,加做一个DWI序列,就很好区分。
左图患者DWI明显高信号,ADC图低信号,是脑脓肿;右图患者DWI低信号,ADC图高信号,是脑肿瘤。
环形强化对比(脑脓肿 vs 胶质母细胞瘤)脑脓肿主要是血源性感染,额、顶叶最常见,后颅窝小于15%,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处。
一般为单发,多发少见(免疫抑制状态多见)。
脓液表现为长T1长T2,FLAIR低信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脓壁则包含了纤维成分,T1呈等/稍高信号,T2等/稍低信号,均匀环形强化(较光滑,深部薄,浅部厚);可以有子灶(卫星灶),破裂后形成小脓肿。
脓肿壁光滑程度:化脓性>结核性>真菌性。
DWI均匀程度:化脓性、结核性较均匀,真菌性较不均匀。
脑脓肿(弥散受限)临床上脑脓肿有时较难与转移瘤等疾病鉴别,鉴别要点可参见表2。
3.脑肿瘤
脑肿瘤的DWI信号主要取决于ADC值(细胞密度)与T2信号。
低ADC值反应了高细胞密度和减少的细胞外间隙;高ADC值反应了低细胞密度,低细胞核浆比,细胞外基质增多(如图9)。
高级别胶质瘤(包括间变性胶质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等)、淋巴瘤、转移瘤、髓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等脑肿瘤,通常表现为DWI高信号、低ADC值。
相对ADC值:淋巴瘤<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
对于胶质瘤而言,低级别的胶质瘤细胞密度稍低,其DWI呈等或稍高信号,高级别的胶质瘤则细胞密度较高,其DWI呈高信号,ADC值降低。
这不是绝对的,因为DWI高信号还包含了T2信号,因此,有些肿瘤DWI高信号部分同时包含ADC低信号(弥散受限的部分)和等/高信号(T2投射效应的部分)。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DWI等信号) 低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DWI高、ADC高) 胶质母细胞瘤(DWI高、ADC低) 肺癌脑转移(DWI高信号、ADC降低) 淋巴瘤(肿瘤细胞密集,DWI高、ADC低) 髓母细胞瘤(DWI高、ADC低) 中枢神经细胞瘤(肿瘤细胞密集,DWI高、ADC低)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DWI高、ADC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