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人静敛,宜滋润。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
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秋燥明显。
寒露时节,气候从热转寒,阳气退却,阴气渐生,体弱的老人此时多加注意,早晚锻炼要注意添加衣物,尽量改为室内锻炼最佳。
季节交替的时节恰恰是疾病的多发季节,养生防治不容忽视,身心需共养。
1.饮食多滋阴
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金秋时节,燥邪之物非常容易损伤肺气,调养不当,会导致咽干、鼻燥、咳嗽等一系列的症状,故秋季注意滋阴润燥。
寒露时节,可以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防治咽干口燥,同时也要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宜食百枣莲子银杏粥滋养。
2.谨慎喝凉茶
进入秋季由于天气干燥,一些忙碌的上班族可能会出现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这时候千万别盲目喝凉茶想要降火。寒露时节,上火往往是因为气阴两虚或者气不化阴,盲目喝凉茶可能会加重秋燥,耗气伤阴。
3.穿着别露脚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4.早睡不熬夜
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因此,睡好觉、避免熬夜要常记心头。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5.情绪宜条达
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另外,深秋季节,草木槁枯,寒风萧瑟,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有些人甚至出现季节性抑郁。中医认为,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此时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学会及时调整。
6.运动别过度
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
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看,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一般而言,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心中易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
因此,秋季养生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首要。
露寒而冷,繁华不再,归于平淡。
(转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