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花》是一首四川民歌,我听过的版本有朱逢博、龚琳娜、张也、李丹阳。凭感觉,龚琳娜演唱版最有立体感,本来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民歌,但这一版进行了改编扩充,歌词内容更加丰富了,龚琳娜的演唱也充分体现了新版歌词的叙事性和故事性,给人感觉更像是一篇饶有趣味的小品文。朱逢博演唱版调子一样,但歌名改为《盼红军》,朱逢博老师一贯以把握歌曲内蕴见长,这首歌也演绎得歌如其名,不过我认为既然是盼红军,似乎不应该如此欢快,应该是欢快中有苦涩。张也演唱版是早期的录音,声音很娇嫩温柔,不过这样的声音演绎不出民间的乡土味,倒是有点像废名的小说里那种滤掉了粗糙的纯净氛围。李丹阳演唱版初听比较平淡,但仔细听会感受到乡间生活苦涩的一面,因为歌词描述了每个月的花开花落,季节的变换是天意,而农民们常年耕种,更是对物候的更替有着超常的敏感性,歌词描述的花开花落,其实传达出一种岁月流逝产生的无奈,还有人在自然规律面前的渺小无力。所以说民歌其实和《诗经》是一样能体现出赋比兴的运用和意内言外的微言大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