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曾经工作对我而言是最重要的,坚信自己从事的市场研究很有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所以在外企多年来一直承担高强度的工作量也乐此不疲。这其实是有点像躲在象牙塔里的一厢情愿。
即使经常被先生善意的嘲笑,是生活中的漫不经心者和健忘者,可工作中的事无巨细都会牢记在心不会懈怠,因为热爱,处理事情也本能的逻辑清晰、井井有条。这和生活中的变现的确反差太大啦!
职场上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隐藏着看不见的危机。
真正的危机起源于自心的疑惑。
随着几年来对佛法和传统文化智慧的深入学习,不免重新换个角度审视曾经很热爱的工作。
定性研究就是市场洞察、挖掘消费者insight,提升品牌和产品与消费者的粘性,从而更好地被消费。在物质不是过度丰富、供小于需或基本平衡的时候,市场研究的确很有意义。深入准确地洞察,可以推进品牌和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在物质极其丰富,产品同质化越来越厉害的现代,市场研究显得更重要了。但人心也越来越浮躁,消费也越来越过度时,有些研究洞察却开始变得比较极端。越来越多的创新其实是在玩概念: 产品和服务的实质没有改变,因为新的概念或稍稍改头换面就可以重新订价。
我们难道不是在一直制造心的分别(consumer segmentation),创造概念激发心的贪欲(explore unmet needs),促成更多实际不必要的消费行为吗?
这和学习实践中的“为道日损”归本真岂不是背道而驰、知行不合一吗?
当然 不能否认还是有正面意义的研究项目,有社会责任感的客户也是大有人在。
但曾经自豪的多项目频道同步切换工作能力,习惯了的城市之间飞来飞去的工作特点,却都有悖于自身专注力的培养,慢慢耗损心的定力。自身心力未充时,
“小智不可大用”!
一位朋友如是忠告。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大智呢? 真正的智慧可不会像这样忙着外求、心无闲暇吧?
心里有了疑惑,工作的吸引和乐趣自然是直线下降。想要停下来好好想清楚,但陀螺一样的快工作节奏很难真正放缓。完全放弃又意味着跳出舒适区,舍离体面的工作,足以过得舒服的薪水,不错的医疗福利,重新归零!
此时,儿子提出了想要妈妈辞职陪伴的要求,正好是在我迷惑纠结时绝好的trigger。我立即想起几年前采访的前文中那位母亲和女儿的故事。既然还没想清楚,孩子又处于成长的心理关键期,不如先放一放工作,好好用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下定决心,停下来!

有了思考人生重要性的核心动机,有了孩子这个trigger,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可忽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