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九如兄致歉并致敬!
昨天中午读罢九如兄大作《为爱清泉禅景胜》,写了一个简评。其中有言:“作者把徐寿辉的失败,归于元朝的围剿,我的看法不同,应是内部分裂,陈友谅的背叛。”昨晚睡觉,猛然想起这事:九如兄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这样的错,他绝不会出,我才会出。可能是我记错了他的意思(我记忆力差,常记岔事,为此没少挨老伴批评:“你真老了,现在好大些混”)。我想,他可能说的是迁都的原因,而我说的是失败的原因,是两码事。
今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求证他对我错。再读原文关于徐寿辉在浠水建都又迁都一节。其原文如下:
“直到至正十三年(1353年),元朝统治者调集大批军队围剿红巾军鄂东根据地,国都被攻破,徐寿辉才被迫撤走黄梅,后移天完国都至汉阳。”
白纸黑字,就是我的错,就是我妄加评论。为此,特向九如兄致歉!
九如兄在看了我的妄评之后,肯定想到这是你社员的错,不是我大队的错。如果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话,他肯定也有一肚子的气。但他明里暗里,都不予申辩。这是一种德行,与他的道德文章是一脉相承的。正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所以,在这里我还要向九如兄致敬!
高德华2022、6、17晨
相关链接:昨日之简评:
读罢九如兄《为爱清泉禅景胜》,感受有三:
其一、史料详实,脉络清楚,纵横捭阖,谈古论今,有条不紊,要言不烦。是了解浠水、宣传浠水,传承文化浠水,推动热爱浠水的好文章。
其二、文笔超卓,用辞典雅,清新流畅,读来赏心悦目,篇幅不短,无枯燥感,有酣畅感。叙事多理趣,写情由心生,绘景妙语天成。真是大匠运斤,流光溢彩。(我在手机上打这字时,我老伴一旁说,“他的文笔真好,用词又准又漂亮,大学教授也不一定写得出来”)
其三,为我填补了文化空白。比如,陆羽是个处士,还在浠水呆过一年多。庞安时是个聋子。写下千古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也到过浠水,还留下了诗作。这些都是我过去所不知的。当然,作者把徐寿辉的失败,归于元朝的围剿,我的看法不同,应是内部分裂,陈友谅的背叛。其过程和结果有点与太平天国相似。
“往事如烟杳然去,谱写新曲有后人”。这后人,本文作者九如兄便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