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事情其实也不是那么复杂。
藏传佛教许多宗派都有外前行的修法,通过反复思维串习“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来培养出离心。
无数的前辈修行者以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肯老老实实照此去修,出离心就一定能生起来。这样的出离,保证没错。
有时我不禁奇怪:捷径就在面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走弯路?
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细想想,这不就是对我们生活的描述吗?还有什么能更准确地概括出生活的基本特征?
当我们观修这些前行时,也就是从不同侧面检视、反省我们的现实生活呀。贴近生活而修行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
举例子说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
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生起出离心,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
所以说,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是苦、是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是修行。
大概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说: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否则,对多数人而言,经历、遭遇不过循业流转,轮回如是,怎会都是上师的加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