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人员每天忙忙碌碌,却不出业绩,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管理?面对不稳定的行情,对于做出贡献的老员工该留还是让其按照制度被淘汰?外面的讯息千变万化,管理层会议该怎样开,才能做出更正确的决定?
最近通过看《毛泽东选集》和实施《六顶思考帽》发现了一种分层的数据化思维,能让我们做决策的时候正确性更高。
管理层在开会议时,因为每个人站的高度和角度不同,得到的信息量和看问题的视角就大不同,所以在做会议研讨时,要么达不成协议,要么为了让制度更完善拴住了自己,更可怕的是以偏概全,执行层叫苦连天。所以在这个时候引入《六顶思考帽》让大家在一个维度里进行思考,不论是价值点还是风险点都朝着一个方向做加法。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大家思想虽然统一了明确了方向,但因为讨论的课题没有提前布置,参会人没有提前收集信息,造成白色信息不足,不能实事求是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我们把一个人的我觉得,另一个人否定的分崩离析的会议,开成了一群人的我们觉得。
那谁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谁做的正确决定更多呢?上次会议上和boss谈论了毛泽东,发现为什么毛爷爷做的决定大多数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毛爷爷“白色”信息充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分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
并且做了具体的分类,比如小资产阶级包括: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都属于这一类。
而在农民做了革命先锋以后,又将农民分为:富农、中农、贫农三种。其中贫农又分为:赤贫、次贫二类。
在这种分层的数据下,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先锋一目了然。怎能不做出正确的决定呢?
那在开篇我们遇到的问题就可以运用分层化数据思维来解决,比如我们可以运用业务漏斗图的数据来诊断业务人员忙碌却没结果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在通过分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https://img.haomeiwen.com/i3220731/00476c68ab66886b.jpg)
看看可能的点是因为什么,而不是因为带看离业务最近抓带看,一抓业务员数据就参假。
![](https://img.haomeiwen.com/i3220731/485fadc0c46fa1a2.jpg)
就像下面这张化验单一样,数据如果是假的,吃啥“药”都越吃越瘫痪。
![](https://img.haomeiwen.com/i3220731/ab0e8e095b959de0.jpg)
接下来想把这种数据化思维应用在:市场下行的留人、打造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先做一个分层的练习。
其中市场下行的留人:将业务人员分层,比如业务人员分三层:管理层、业务员层(好业务员、中业务员、差业务员)。其中差的业务员中分次差和处在淘汰边缘的业务员。然后根据淘汰边缘的业务员中分经历过08年金融危机的业务员、曾经业务好的业务员、和“没救”的业务员。然后进行分层的帮扶、激励和淘汰。
学习型组织:管理层、经纪人层。管理层(年长爱学习、年长不爱学习;年轻爱学习、年轻不爱学习)经纪人层(好业务员、中业务员、差业务员)其中好业务员分为两种(储备管理和大业务型)差业务员分为(基础差、思想差、行为有惰性)
企业文化:积极正向、一般人、片汤人,其中积极正向里面分为(业绩好、业绩不好);片汤人(业务负面、为人负面)
将分层做好以后,强加练习这种分层的数据化思维。期待讲培训体系也能立体化的呈现出来,如果能用培训推动改革,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网友评论